-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依旧技术为王
在国内手机市场起起落落的最近几年里,技术似乎一直处于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位置上,无论是产品作为卖点还是营销作为卖点,技术的价值总是会在一定的时间凸显出来,特别是在2015年开始,以华为、OPPO、vivo和小米等为代表的中国手机品牌,通过双摄像头、快充、红外识别等技术已经与国外厂商形成了差异化,?Я熘泄?品牌又一次杀出重围。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华为双摄像头取得极大成功之后,苹果也接着推出了双摄像头手机和配置,有传言称,下一代苹果手机还会采用目前国产手机普遍使用的快充技术。而这只是国产手机在技术领域发力的缩影。进入2017年之后,国产手机企业纷纷开始深耕技术,在屏幕、双摄像头、激光对焦、快充、生物识别、无线充电等技术上寻求新突破。几乎所有的参与竞争者都知道,如果新技术升级换代时跟不上步伐,在竞争中落后的速度将会比想象得更快。
生物识别
2016年,圈内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2014年,一家瑞典研发手机指纹识别技术的20人小团队,在其产品被华为手机研发部门采用在最新的旗舰手机Mate7上之后,业务规模突飞猛进。这家叫Fingerprint Cards(FPC)的公司供给华为第一颗指纹传感芯片FPC1020,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这家公司成为华为指纹识别唯一供应商,在跟随华为手机终端业务成长的两年间,营收规模扩大了 20 倍以上。
不过,这家公司的竞争对手很快就出现了,国内的汇顶科技、美国的新思都成为了新兴的指纹芯片供应商,据汇顶科技表示,其2015年指纹芯片出货超过一千万片,销售额超过10亿人民币,该公司2016年研发的升级版活体指纹技术也成为中兴、魅族和金立手机的合作伙伴,甚至被当成高端手机的重要卖点。而进入到2017年,汇顶科技又开发了全新的IFS指纹识别技术,类似于超声波识别,手机厂商无需在手机盖板或者后壳上开孔放入指纹识别模块,而是把指纹识别模块埋在在触控面板之下,这样给手机厂商设计外观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除了指纹识别,虹膜和超声波识别也成为了生物识别的重要技术。此前荣耀已经发布了带有红外人脸识别的手机产品,不过,由于这个技术需要让前置摄像头经常性地处于开启状态,这样将会增大手机的能耗,对于一直没有革命性突破的电池技术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案。
当然,在这些前沿技术还没有正式投入使用之前,最有可能挑战现有指纹识别的生物鉴别方式可能是光学手势识别,只要定位人的几个动作,根据不同的动作实现不同的功能和打开不同的程序,也可以作为使用者鉴权的入口。
摄像头
传统的手机摄像头大户索尼,其摄像组件被OPPO、vivo和努比亚等一些注重拍照的品牌大批量使用,但相比前几年已经没有什么本质的变化和提升。而作为全球CMOS图像传感器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二的豪威,现在已经被北京清芯华创等中国资本组成的财团私有化,有业内人士认为,豪威有了国内资金支持,与加工衔接顺畅之后,站稳中端市场,朝高端迈进,超过索尼、三星,在高端市场占据更多份额的可能多了几分。2016年摄像头最大的变化可能就是双镜头,华为与徕卡的双镜头设计在2016年大获成功,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iPhone 7 Plus的双摄像头也是滥觞于此。2017年,包括镜头、摄像头芯片(CIS)和摄像模组在内的技术将成为标配,而性能上更准、更快的激光测距和对焦成为新宠,新的竞争对手已经到来,来自以色列的Corephotonics 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这家公司的技术除了可以提高相机在弱光时的成像质量,还可以在不使用移动镜组的前提下,给手机增加光学变焦功能。
显示技术
近几年,AMOLED屏幕凭借色彩饱和度高、节省资源等优势受到手机旗舰机型青睐,不少手机都改用了AMOLED,这也导致了部分厂商的手机屏幕元配件紧缺。OPPO、vivo就都表示,上游AMOLED屏供应压力大。因为三星AMOLED屏幕供应不足,有些手机不得不换成JDI屏幕,不仅效果不如AMOLED,而且手机的设计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AMOLED屏的挑战者可能来自柔性屏。京东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预计2017年下半年,京东方两条柔性屏会投入量产。此类屏幕不用投射发光,可以折叠,功耗和色彩表现上都好过AMOLED屏,更重要的是,因为没有过去五层工艺,它更加薄。由于液晶面板业因为投入大、风险高,厂商数量不多,为了取得足够的货源,华为已经成为京东方的战略合作伙伴。
除了AMOLED,In-Cell/On-Cell和OGS的较量是另外一块阵地,如今触控模块厂商力推OGS,显示面板厂商如LG、三星、夏普等则力推In-Cell/ On-Cell。In-Cell/On-Cell屏幕的原理是将触控层和显示面板整合在了一起,因此可以比传统屏幕更薄,而OGS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