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种植密度对青薯9号的影响
摘要 为探索马铃薯青薯9号的最佳种植密度,设置4.50万、5.25万、6.00万、6.75万、7.50万株/hm2共5个种植密度处理的净作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产量随之提高,以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到40 350 kg/hm2,再增加密度,产量开始降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马铃薯的商品率随之下降,商品率由4.50万株/hm2的92.4%降至7.50万株/hm2的81.9%。综合产量和经济效益,青薯9号净作最佳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
关键词 马铃薯;青薯9号;种植密度;产量;商品薯率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1-0055-01
重庆市万州区2014年从青海省农科院引进青薯9号,该品种具有产量高、较抗晚疫病、食味性好等优点,深受种植户欢迎。为探索青薯9号最优种植密度,获得马铃薯的最大的经济效益,特于2016年进行不同种植密度对青薯9号的影响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在重庆市万州区分水镇培文村,海拔900 m,砂壤土,肥力中等,前作为蔬菜。播种前1个月旋耕机翻地碎土,播种时人工开厢起垄。
1.2 试验材料
供试作物为马铃薯,品种为青薯9号,从青海省农科院引进的一级良种。
1.3 试验设计
试验根据种植密度不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4.50万、5.25万、6.00万、6.75万、7.50万株/hm2,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采用1 m开厢,双行垄作,株距根据种植密度而定。4厢为一小区,小区面积20 m2;重复间沟宽50 cm,四周设置保护行[1]。
1.4 试验实施
试验于 2015年12月29日按种植密度的要求进行播种,底肥施用有机肥15 t/hm2、马铃薯专用肥1 500 kg/hm2;2016年3月25日和4月8日中耕除草2次,4月28日和5月7日喷施霜脲锰锌预防晚疫病2次;6月28日分小区进行收获[2-3]。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植密度对青薯9号产量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为40 350 kg/hm2,种植密度为6.00万株/hm2时产量居第2位,
为39 750 kg/hm2;种植密度为4.50万株/hm2时产量最低,为32 850 kg/hm2。
对各处理产量进行方差分析[4-6],F=9.13F0.05=3.84,有统计分析意义,用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7-8],结果显示,各处理均较种植密度4.50万株/hm2时极显著增产,但之间无显著差异。
2.2 不同种植密度对青薯9号商品率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种植密度4.50万、5.25万、6.00万、6.75万、7.50万株/hm2,其商品薯率分别为92.4%、88.6%、86.7%、84.6%、81.9%。由此可以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马铃薯的商品率呈下降趋势。
2.3 不同种植密度马铃薯经济效益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经济效益以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时最高,为27 425元/hm2;其次为种植密度6.00万、5.25万株/hm2,分别为26 775、26 425元/hm2;最差为4.50万株/hm2密度处理,仅为21 375元/hm2。
3 结论与讨论
该试验结果表明,青薯9号净作适宜的种植密度为4.50万~7.50万株/hm2,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商品薯率降低,产量以6.75万株/hm2最高,为40 350 kg/hm2。综合产量和经济效益,以6.75万株/hm2最适宜[9-10]。
4 参考文献
[1] 杨相昆,田海燕,魏建军,等.不同播种方式及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种薯生产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09(4):910-912.
[2] 张延磊.不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产量形成的影响[J].新疆农垦科技,2012(2):7-10.
[3] 田再民,龚学臣,冯琰,等.不???种植密度对马铃薯冀张薯8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2(8):94-95.
[4] 金光辉,高幼华,刘喜才,等.种植密度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5(7):16-21.
[5] 高广金,唐道廷,杨艳斌.马铃薯品种中薯3号不同种植密度试验[J].湖北农业科学,2011(6):1104-1105.
[6] 雷尊??,邓宽平,彭慧元.种植密度对马铃薯宣薯2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1(12):80-82.
[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