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的解剖及常见疾病.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腮腺的解剖及常见疾病

腮腺解剖及其常见疾病 学习园地 腮腺(PAROTID GLAND)是最大的一对涎腺,重约15~30克,位于面侧区,外耳道的前下方及下颌支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窝内 呈不规则的锥体形,底向外侧,尖向内侧突向咽旁 可分为浅、深两部,通常以下颌骨后缘或以面神经作为两者的分界 一、腮腺的位置及形态 腮腺水平断面(右侧下面观) 上缘:邻接颧弓、外耳道和颞下颌关节 下缘:平下颌角 前缘:邻咬肌、下颌支和翼内肌的后缘 后缘:邻接乳突肌前缘及胸锁乳突肌的上部 二、腮腺毗邻结构 腮腺组织学 腮腺为复管泡状腺,表面覆有结缔组织被膜,结缔组织伸入腺内,将腺体分隔为若干个小叶,血管、淋巴管和神经也随同走行其间 腺实质由分支的导管及末端的腺泡组成 腺泡为纯浆液性腺泡 导管包括闰管、纹状管、小叶间导管和总导管 腮腺组织学图 三、腮腺导管 腮腺管(parotid duct):长约5~7cm,从腮腺浅部的前缘发出,在颧弓下1.5cm处,穿过颊肌,开口于与上颌第二磨牙相对处颊粘膜上的腮腺乳头 四、腮腺的断层解剖 腮腺是脂肪性腺体组织,正常CT上呈低密度,低于周围的肌肉密度,但高于皮下、颞下窝及咽旁间隙内的脂肪 五、腮腺深、浅叶的划分 U线:通过下颔后静脉最背侧点与同侧颈椎骨最背侧点的连线 以U线代替面神经来划分,便于病变定位 六、腮腺常见疾病 腮腺炎症 腮裂囊肿 良性肿瘤:以良性混合瘤(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Warthin瘤)多见,血管瘤、淋巴管瘤、脂肪瘤等少见 恶性肿瘤:较常见有恶性混合瘤、粘液表皮样癌、腺癌、腺泡细胞癌和乳头状囊腺癌等 腮腺炎症 临床表现:可有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常反复肿胀,间隔期不等 CT表现:腮腺体积弥漫性增大,正常腺体的低密度脂肪影可为炎性增生结节代替,增强扫描多均匀强化,叶间间隔和包膜可有增厚 女,43岁 双侧腮腺炎 腮裂囊肿 属先天性疾病,系胚胎发育过程中腮弓和腮裂未能正常融合或闭锁不全所致。 生长缓慢,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常见于20 ~ 50 岁。以30岁左右多见, 主要症状为腮腺区或颈侧无痛性肿块,大小不定,可缓慢生长,常合并有瘘管,继发感染常发热,疼痛,瘘管有脓性分泌物和粘液流出。 CT表现为边界清楚囊性密度,囊壁薄且均匀,增强可见强化,囊液密度均匀,常合并感染,囊壁增厚,周围界面模糊,增强囊壁强化囊液密度增高 男,36岁 左侧腮裂囊肿 良性混合瘤 是涎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约占70%,常见于30-50岁青壮年,性别无差异,临床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软组织肿块 CT表现:腮腺内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影,边缘光滑,与正常腺体分界清楚,增强扫描呈均匀或环形强化;较大者呈密度不均匀,其内可有液化坏死、陈旧出血和囊性变 女,36岁 病理:左侧腮腺混合瘤 病理:双侧腮腺混合瘤 女,47岁 腺淋巴瘤(Warthin瘤) 发病仅次于混合瘤,占5%~10% 常见于50岁以上,男性多见,常为多发或双侧发病,多位于腮腺浅叶下极 临床主要表现为质地较软的无痛性软组织肿块 CT表现:单个或多个圆形、椭圆形肿块,大小一般在2cm~3cm,边界清晰锐利,内部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强化程度与多形性腺瘤近似,可清晰显示肿瘤内坏死、囊变区 男,54岁 病理:右侧腮腺腺淋巴瘤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