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单元 18 陋室铭教案 语文版
陋室铭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朗读指导,帮助学生在朗读中体悟作者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
2、深入理解“铭”这种文体的特点;
3、背诵并翻译课文。
【教学重点】
1、具体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悟作者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
2、深入理解“铭”这种文体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有效的朗读指导,帮助学生体悟作者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生一起来看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唐朝有位著名的诗人,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看人下菜碟,见这位诗人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这位诗人不但没有埋怨,反而还撰写了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知县,于是他将这位诗人的住所由城南调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这位诗人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见他仍悠然自得,又把他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光,搬了三次家,这位诗人想,这也实在太不像话了,想作弄我,你要我愁,我偏乐,于是……
于是他会怎么做呢?故事没有完,想不想知道故事的结局?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今天的学习任务,大家就能找到答案了。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课文《陋室铭》。(师板书课题、作者)
二、美文三读:
1、一读:把课文读通、读顺。
朱熹曾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按照朱熹的要求:①自由练读课文两遍;②指名一生朗读,师评价;③全班齐读课文。
2、二读:生利用文下注释自由轻声译读课文,不懂的地方做标记。
⑴师准确猜出学生不懂的句子并讲解: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碧绿的苔藓,长到台阶上;青葱的草色,映入竹帘里。
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也就不感到简陋了)。
(注:本句主要通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类推出译文中括号里省略的内容。)
⑵除了老师猜到的,你们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吗?可举手提问。(生质疑)
3、三读:读出文章的音乐美。
⑴齐读课文后思考:你们刚刚读课文时读得琅琅上口,为什么会这么上口呢?(这篇文章是押韵的。先找出文章的韵脚:名、灵、馨、青、丁、经、形、亭,明确基本押ing韵,“馨”除外;再找一找押韵的规律:一般偶句末字押韵。)男生齐读体会这种音韵和谐之美,女生认真听男生读得怎么样并且再思考:这篇文章读起来琅琅上口,除了押韵,还有没有别的原因?
⑵女生对男生的朗读进行评价。进一步明确:文章多用对偶手法,句式整齐,节奏明快,读来琅琅上口。女生齐读体会这种整齐匀称之美,男生认真欣赏,用心跟着一起读。
总结:音韵和谐之美与整齐匀称之美合在一起,就构成了这篇文章的音乐美。正因为它具有音乐的美感,所以文章易读易诵。我的小表妹无意中翻开我的语文书看到这篇课文,就情不自禁地喜爱上了它,并且饶有兴趣地把它背了下来。我相信一节课下来大家也一定会背。
三、体悟“德馨”:
过渡语:一篇美文光有形式之美是远远不够的,这正如一位美丽的姑娘不仅要有光鲜的衣着,更要有一颗美丽的心灵。那这篇文章的内容美不美呢?
1、情景一:A同学和B同学在学习《陋室铭》的过程中,相互交换了自己的看法,并发生了争执。A同学:文章题目为《陋室铭》,作者就紧紧围绕题目来写陋室之陋。B同学: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我觉得作者表面上是写陋室之陋,其实是写陋室不陋。如文中“ ”等具体写陋室的句子都可说明这一点。
要求:你同意谁的观点?请说出你的理由。
明确:B同学的观点较为合理。理由:
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绿”一“青”,色彩清丽,生意盎然,写出陋室环境的别致幽雅。此句应读出作者的喜悦、喜爱之情。读此句时,语调应轻快明朗。
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室中往来人物不俗,映衬出作者的博学儒雅。此句应读出作者的自豪、清高之情。读此句时,“鸿”、“无”应重读。
⑶“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正反对照,虚实相生,写出陋室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此句应读出作者的怡然自得、恬淡闲适之情。读此句时,语速应较慢。
学生发言后,教师予以总结,并板书如下:
居室环境——幽雅
陋室 交往人物——儒雅 德馨(不陋)
生活情趣——高雅
2、情景二:经过B同学头头是道的分析,A同学同意了B同学的观点。但A同学紧接着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在对陋室之景、陋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辽宁省抚顺市2017-2018学年高二政 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 辽宁省庄河市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 辽宁省2017-2018学年高二英语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 辽宁省沈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政 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 辽宁省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 辽宁省沈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 辽宁省沈阳市2017版高考语文模拟测试试题(含解析).doc
- 辽宁省沈阳市2017版高考政 治模拟测试试题(含解析).doc
- 辽宁省沈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英语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 (2017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单元 18 陋室铭说课稿 语文版.doc
- (2017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11 列夫 托尔斯泰课件 语文版.ppt
- (2017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综合性学习 现代科技得与失课件 语文版.ppt
- (2017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单元 19 爱莲说 从《爱莲说》一文中体会审美教学素材 语文版.doc
- (2017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单元 19 爱莲说教案 语文版.doc
- (2017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单元 19 爱莲说说课稿 语文版.doc
- (2017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15 珍奇的稀有动物 针鼹课件 语文版.ppt
- (2017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单元 19 爱莲说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doc
- (2017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单元 20 黔之驴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doc
- (2017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5单元 20 黔之驴教案 语文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