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柴油机电控技术
柴油机及其技术特点 柴油机的特点 柴油机面临的问题 柴油机发展趋势 柴油机排放及其标准 改进柴油机排放的措施 柴油机面临的问题 与汽油机比较: – HC和CO排放相对较少 – CO2少 – NOx排放和汽油机基本相当,但是汽油 机可以加三效催化装置 – 微粒排放较高 – 噪声较大 解决NOx和PM的排放 柴油机发展趋势 ? 理想喷射特性 – 预喷射、初始喷射速率低,主喷速率 高,后喷停止速度快 ? 缸内高压喷射 – 轿车:2000bar,卡车:2600bar以上 ? 增压中冷、废气再循环(EGR) – 提高升功率、经济性和降低排放 柴油机发展趋势 ? 排气后处理 微粒捕捉器,氧化催化器,NOx催化器 解决方案:电子控制: – 电子控制燃油喷射 – 电子控制可变截面涡轮 – 电子控制废气再循环 – 电动进排气门 – 电子控制单元 实现理想的喷油速率是解决柴油机排放的基础, 配合空气系统和电子控制,是柴油机发展的 根本途径。 EuroⅠ~EuroⅣ发动机控制技术要求 EuroⅠ排放标准要求相对比较低。对于直喷柴油机通过改进供油系统,采用分配泵燃油系统,加上增压或增压中冷技术,即可到EuroⅠ排放标准。 为满足EuroⅡ排放标准,通常需要的做法是在满足EuroⅠ排放标准的技术础上采用高压燃油喷射技术和EGR技术。在提高燃油系统最高喷射压力的基上,进一步采用电控燃油技术控制喷油提前角和喷油量,从而优化燃油喷射燃烧过程。在发动机其它结构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可达到EuroⅡ排放标准。 EuroⅠ~EuroⅣ发动机控制技术要求 满足EuroⅢ标准的柴油机净化技术概括起来主要有:四气门技术、燃油高压喷射技术、燃烧室与涡流优化技术、涡轮增压中冷技术、VNT可变喷嘴涡轮增压技术、高EGR率及其冷却技术和后处理技术。通过这些电子控制技术,才能使喷油定时、变涡流、增压压力、EGR、后处理等各项技术的控制得到协调,保证柴油机的燃油耗、排放、扭矩特性、噪声等各项技术指标得到优化。 改进柴油机排放的措施 柴油机电控技术 柴油机电控技术概述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功能与组成 柴油机喷油量控制 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 柴油机空气及排放控制系统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实例 一、柴油机电控技术概述 1、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 柴油机电控技术是在解决能源危机和排放污染两大难题的背景下,在飞速发展的电子控制技术平台上发展起来的。汽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为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柴油机电控系统的开发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经历了三代: 位置控制 时间控制 时间-压力控制(压力控制) 第一代(位置控制方式) 保留了传统柴油机供给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结构,只是取消了机械控制部件(调速器等),增加了传感器、ECU、执行器等组成的控制系统,使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得以提高。 优点:柴油机的结构几乎不需改动,便于对现有柴油机进行升级换代。 缺点:响应慢,控制精度不高,供油压力和供油率不能控制。 在直列柱塞泵上实施位置控制的有:日本电装公司的ECD-P1、ECD-P2、ECD-P3系统;德国波许公司的EDR系统;美国的PEEC系统等。 在分配泵上实施位置控制的有:日本电装公司的ECD-V1系统;德国波许的EDC系统;美国的PCF系统等。 第二代(时间控制方式) 基本保留了传统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和结构,通过高速电磁阀直接控制高压燃油的适时喷射。一般情况下,电磁阀关闭,执行喷油;电磁阀打开,喷油结束。因此可实现供油量控制,又可实现供油正时的控制。 优点:控制自由度更大,供油加压与供油调节在结构上相互独立,使喷油泵结构得以简化,强度得到提高。高压喷油能力大大加强。 缺点:供油压力无法控制。 在分配泵上实施时间控制的有:日本电装公司的ECD-V3系统;美国Stanadyne公司的DS型和RS型(DS型已用于GM公司1994年的增压柴油机上,RS型已用于GM公司的客货两用车和越野车);日本丰田公司的ECD-2系统,等等。 电控泵喷嘴系统有:德国波许公司的PDE27/PDE28系统,等等。 第三代(时间-压力方式) 这是国外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研制的一种新型柴油机电控技术。 基本改变了传统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和结构,主要以电控共轨(各缸喷油器共用一个高压油管)式喷油系统为特征,直接对喷油器的喷油量、喷油正时、喷油速率和喷油规律、喷油压力等进行时间-压力控制。 高压油泵并部直接控制喷油,而仅仅向共轨供油以维持所需的共轨压力,并通过连续调节共轨压力来控制喷射压力。 优点:可实现高压喷射(最高达200Mpa),喷射压力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