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谭家湾大桥56米系杆拱梁支架现浇施工方案
沪 昆 客 专
谭家湾大桥
56m系杆拱梁专项
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CKTJ-6标第三项目分部
二零一二年三月
1 编制总说明
1.1 编制依据
(1)、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以及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标准和规范。
(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160号)
(3)、铁道部《客运专施工组织设计指南》(铁建设〔2009〕226号)。
(4)、铁道部《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J946-2009)
(5)、铁道部与地方政府对铁路建设的商谈纪要及实施协议等。
(6)、沪昆客专湖南公司关于项目建设管理的文件。
(7)、谭家湾大桥设计图(第一册)图号:长昆客专施(长玉段)施桥-169A、1孔56m简支系杆拱(桥通Ⅰ-06);
(8)、为完成本单位工程拟投入的施工管理、专业技术人员、机械设备等资源。
(9)、我单位拥有的科技成果、工法成果、机械设备状况、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
1.2 编制范围
本专项施工方案编制范围为:沪昆客运专线谭家湾大桥上部结构1-56m系杆拱。
1.3编制原则
⑴ 以满足本标段工程施工需要为目的,合理配置施工队伍、机械设备、工程材料等资源。
⑵ 统筹安排,保证重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进度,组织连续均衡施工生产,做好工序衔接,确保按工期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⑶ 突出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提高施工的机械化作业水平,积极应用先进的科技成果,确保全桥工程质量。
⑷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采用切实可行的安全保证措施,确保生产安全,做到文明施工。
⑸ 严格执行现行的《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优化施工组织方案、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积极推广增产节约,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1.4本桥主要技术标准
⑴ 铁路等级:高铁
⑵ 正线数目:双线;
⑶ 设计活载:中-活载;
⑷ 设计行车速度:350km/h;
⑸ 线路最大纵坡:4.0‰;
⑹ 线路最小曲线半径:直线;
⑻ 224省道路基宽度15m,净高不小于4.5m;
⑼地震:地震基本烈度7度。
1.5 施工中采用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
⑴《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
⑵《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⑶《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⑷《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 (TB0002.2-2005)
⑸《铁路钢桥制造规范》 (TB10212-2009)
⑹《铁路钢桥保护涂装》 (TB/T1527-2004)
⑺《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 规范》铁建设(2010)241号
2 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谭家湾大桥位于湖南省溆浦县小横垄乡前接长城岭隧道,后衔梨子坪隧道,横跨S224省道,全桥起止里程为DK279+761.53~DK280+188.05,全桥长426.52m,桥跨布置由东向西为:11×32m 双线简支箱梁1-56m 双线系杆拱。谭家湾大桥桥址表覆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细角砾土、细圆砾土、卵石土、上更新统坡残积细角砾土、碎石土及下伏震旦系下统洪江组砂质板岩、江口组砂质板岩、构造带角砾岩,角砾岩强度300kpa。根据区域地质资料,结合钻探揭示及物探,桥址区发育黄茅园-溆浦压性非活动逆断层,以中风化灰岩作为基础持力层。
2.2结构构造
本桥结构为钢管混凝土简支系杆拱结构,计算跨径56m,梁长58m。主梁采用箱型截面,拱肋为钢管混凝土结构,圆形截面(拱角处为圆端形截面)。
2.2.1拱肋
拱肋采用钢管混凝土结构,计算跨径56m,矢高14m,矢跨比1:4。拱肋线为二次抛物线,抛物线方程:Y=56(56-x)x/562。拱肋横断面采用哑铃型钢管混凝土变截面,拱顶截面高度h=2.2m,拱脚截面高度h=2.8,钢管直径为1m,由厚14mm的钢板卷制而成,每根拱肋的两钢管之间用δ=14mm的腹板连接。每隔一段距离,在圆形钢管内设加劲箍,在两腹板中焊接拉筋。拱管内灌注C50补偿收缩混凝土。两拱肋中心距11.8m。
2.2.2横撑
拱肋之间设有五道一字形横撑。横向风撑采用外径1m的圆形钢管,钢管内不填充混凝土。
2.2.3吊杆锚具
吊杆采用平行布置,间距4m,全桥共设11对吊杆。本桥位于4.0‰纵坡上,吊杆垂直于系梁布置, 吊索采用PES(FD)7-61成品索,抗拉强度标准值为1670Mpa,疲劳应力幅200 Mpa,钢丝按GB5223标准执行,采用双HDPE保护层,并外套不锈钢护套。采用LZM7-61带万向饺构造的锚具。
2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