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反射主动变焦系统设计-物理学报.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反射主动变焦系统设计-物理学报

物理学报 Acta Phys. Sin. Vol. 63, No. 14 (2014) 144201 三反射主动变焦系统设计 沈本兰 常军 王希 牛亚军 冯树龙 1)(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 北京 100081) 2)(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长春 130022) ( 2013 年12 月20 日收到; 2014 年4 月5 日收到修改稿) 空间光学系统在对深空探测、监视、威胁侦测和对地高分辨率侦查等应用中, 不仅需要能同时获得高分辨 率和宽视场范围的变焦系统, 还需要体积小、重量轻、低能耗及快速调焦的系统, 传统机械变焦系统因需要复 杂精确的机械运动控制而存在诸多问题. 因而, 基于主动光学理论, 将主动光学元件应用到成像系统中, 提出 了通过某个或某几个光学元件的曲率半径变化实现系统焦距变化的理论. 根据初级像差理论和系统的外形尺 寸, 研究了系统主动变焦原理, 确定了初级像差方程组的约束条件, 求解共轴主动变焦系统的初始结构参数, 借助ZEMAX 软件进行优化设计, 设计了一个由静止的主镜、曲率半径作为变量的次镜和三镜、无光焦度的平 面镜组成的三反射主动变焦系统. 由于该共轴三反射主动变焦系统存在两次遮光, 会影响系统像面能量的接 收, 因此, 指出对共轴系统进行无遮拦离轴优化设计的必要性, 讨论了离轴系统设计理论, 并设计了离轴三反 射主动变焦系统. 关键词: 主动变焦, 初级像差, 三反射镜, 光学设计 PACS: 42.15.–i, 42.15.Dp, 42.15.Ed, 42.15.Fr DOI: 10.7498/aps.63.144201 DMs) 作为光焦度可变的主动光学元件, 无需移动 6 1 引 言 元件的位置而实现变焦. 此后, Wick 等 提出了 一种由5 个反射镜组成的主动变焦系统, 其中两片 20 世纪80 年代初, 国内外多个科研机构开始 为静电驱动的微机械变形薄膜反射镜(microma- 进行主动变焦系统的研究, 并提出了各自的结构 chined deformable membrane mirrors, MDMMs), 形式. 与传统机械变焦系统相比, 主动变焦系统是 其余三片为静止反射镜. 2009 年, Seidl 等7 利用 通过其中某个或某几个元件光焦度的改变实现整 两片变形镜, 设计了一种四反射主动变焦系统的结 个系统焦距的变化, 因而不要求复杂而精确的机 8 构形式. 在国内, Hu 等 利用变形镜, 设计了在任 械运动控制, 从而能够解决系统调焦速度、外形尺 意视场角变焦的主动变焦光学系统. 目前, 已有越 寸、机械移动部件、总体重量及功耗等方面的问题. 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开始进行主动变焦系统的研究. 主动变焦系统研究的关键在于曲率半径变化的光 本文进行了主动变焦系统的研究. 从系统变焦 学元件的选择, 随着有关液晶空间光调制器、液体 理论与初级像差理论出发, 通过采用更多自由度的 透镜及变形镜方面技术的发展1−4 , 为新型的主动 非球面反射镜来校正系统高阶像差, 设计了一个主 变焦方式提供了可能性. 2004 年, 美国桑迪亚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