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CMOS集成电路、.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 CMOS集成电路、

第2章 CMOS集成门电路 ※2.1 “教、学、做”项目4:基于CC4011的“声、光控节能开关”设计 2.2 CMOS集成门电路的发展沿革 2.3 CMOS门电路 ※2.4 双极型门电路 2.5 BiCMOS门电路 2.6 集成门电路的使用 ※2.7 “教、学、做”项目5:基于CC4011的“低成本抢答器”设计 ※2.8 “教、学、做”项目6:基于CC4069的“光柱式脉博计”设计 学习目标: (1)掌握CMOS、BICMOS、LSTTL集成门芯片的外部特性、主要性能参数及选型原则。 (2)初步掌握实现指定逻辑功能的CMOS电路设计方法。 (3)熟练掌握常用CMOS和LSTTL集成芯片的逻辑功能表、封装图及其典型应用。 2.1 “教、学、做”项目4: 基于CC4011的“声、光控节能开关”设计 图2.1 基于CC4011芯片的“声、光控节能开关” 基于CC4011芯片的“声、光控节能开关”参考电路如图2.1所示。声光控节能开关在白天或光线较强的场合即使有较大的声响,也能控制灯泡不亮,晚上或光线较暗时,遇到声响(比如脚步声、说话声等)后,灯自动点亮,经过设定的时间后自动熄灭。适用于楼梯,走廊等只需短时间照明的地方。在图2.1中,二极管V1~V4组成桥式整流电路,将220V市电变换成脉动直流电,再经R7降压限流,V5稳压,C3滤波后输出8V直流电,为四2输入与非门芯片CC4011及三极管V7提供电源。 白天光线照射到光敏电阻GR上时,其阻值变得很小(约5KΩ左右)。RP串联R4,GR对8V直流电压分压,使与非门D1的输入端①脚为低电平,输出端③脚被锁定为高电平,因③脚输出电平与②脚的信号无关,所以可认为是①脚封锁了声音通道,使声音脉冲信号不能通过D1门,即灯泡HL的亮灭不受声音控制。这时门D1输出的高电平经过门D2、D3、D4三次反相后,转换成低电平,晶闸管VS无触发信号不导通,灯不亮。夜间,GR因无光线照射呈高电阻(约100KΩ左右),经GR、R4、RP串联电路分压,使与非门D1的输入端①脚变成高电平,此时,门D1的输出状态由输入端②脚的信号确定。②脚输入高电平时,门D1输出低电平;②脚输入低电平时,门D1输出高电平。没有声音信号时,三极管VT7工作在饱和状态,门D1的②脚为低电平。 当楼梯、走廊中有脚步声或讲话声时,话筒B拾取到的声音信号经VT7管放大,三极管VT7由饱和状态转换为放大状态,VT7的集电极由低电平转变成高电平并送到门D1的②脚,经D1、D2两次反相后输出高电平使二极管VT6导通,并对电容C2充电,因充电时间常数很小,很快使C2上端为高电平。该高电平经D3、D4两次反相以后,输出高电平,通过R6触发可控硅VS导通,电灯HL点亮。声音消失后,门D2输出低电平,因二极管VT6截止,电容C2通过R5缓慢放电,门D3的输入端仍保持高电平,门D4输出端也保持高电平,灯HL维持发亮。经过Δt≈R5C2(秒),当C2两端电压下降到低电平时,门D4输出端变为低电平,VS无触发信号(且存在脉动直流电压的波形过零点)而自行关断,灯HL自动熄灭。 2.2 CMOS集成门电路的发展沿革 在20世纪60年代RCA公司率先开发出了4000系列CMOS集成逻辑门电路。它具有零静态功耗和很宽的电源电压范围(+3~+15V),其输出电压可以达到全摆幅,输入端几乎不取电流的优点。其缺点是工作速度不够快(电源电压为10V时只有1MHZ),并且其输入端容易因静电电压而损坏。到了70年代,4000系列CMOS发展成了4000B系列,提供更宽的输入电压允许范围(+3~+18V)及更快的工作速度(电源电压为5V时就有3.5MHZ)。74C系列CMOS门电路也达到TTL 74LS系列芯片的相似指标,同时具有TTL 74LS系列芯片相同的脚位分布。 CMOS逻辑门电路在20世纪80年代最值得称道的发展成果是其在工作速度和负载驱动能力上达到并超过TTL门电路的水平。74HC(高速CMOS)系列不但达到了TTL 74LS系列同样的工作速度,且具有比其更低的静态功耗;74AC(先进CMOS)系列也达到了TTL 74F系列及TTL 74AS系列同样的工作速度。这两个系列吸取了TTL和CMOS各自的优点:全摆幅输出、阈值电压UT为电源电压的一半。这些优秀的性能加上零静态功耗和价格上的绝对优势,使得它们完全取代了双极型TTL集成门电路。 在20世纪80年代,如微处理器和存储器等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从NMOS逐渐转为CMOS,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更低的功耗及与CMOS逻辑门电路系列更好的兼容,同时集成电路的速度和功能复杂性也大大增加。在对速度要求极高的领域,GaAs(砷化镓)器件的速度能够达到GHZ数量级。CMOS集成门电路功耗极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