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在哲学与人生教学中的运用——以辩证唯物主义中的辩证法为例.pdfVIP

成语故事在哲学与人生教学中的运用——以辩证唯物主义中的辩证法为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成语故事在哲学与人生教学中的运用——以辩证唯物主义中的辩证法为例

学园 lXUEYUAN 2014年 第 14期 成语故事在哲学与人生教学中的运用 — — 以辩证唯物主义中的辩证法为例 张冬荣 山西省寿阳县第一职业 中学 【摘 要 】本文叙述了引用成语故事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帮助学生理解哲学与人生中辩证唯物主义的辩证法,从而提高 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成语故事 哲学思想 辩证法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810(2014)l4—0180一叭 成语故事闪烁着哲学思想的光芒,言简意赅,耐人寻味。 性的。能说明发展是普遍性的,还有成语 “沧海桑田” “斗 借用成语故事讲清哲学道理,可以增强哲学教学的通俗性、 转星移” “物竞天择”等。 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同样,人生的 一 运用成语故事教育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看待 发展也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顺境与逆境是人生发展中 人际关系 不可避免的两种境遇。所以,中职生在顺境中要居安思危,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 要有忧患意识,逆境中要不懈努力,不做命运的奴隶,以积 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 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 系的统一整体 。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三 运用成语故事教育学生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处理 讲联系的普遍性时,给学生讲唇亡齿寒的故事。春秋时 矛盾 ,促进 自身发展 晋国邻近有虢、虞两小国。晋国想举兵攻打虢国,晋国大军 事物内部两个方面之间或事物之间既存在着相互排斥、 就必须经过虞国。晋献公用美玉和名马作为礼物,送给虞国 相互对立的关系,又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哲 国君虞公,请求借道让晋军攻打虢国。虞国大夫宫之奇谏劝 学上把事物包含的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矛盾。对立 虞公不要答应,宫之奇劝谏虞公说:“虢国是虞国依靠呀! 与统一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 虢国和虞国两国好像嘴唇和牙齿一样,嘴唇没有了,牙齿岂 转化。 能 自保?一旦晋国灭掉虢国,虞国定会跟着被灭亡。这 唇‘ “塞翁失马”是一则古代寓言故事,它是为阐述老子 “祸 亡齿寒’的道理,您怎么就不明白?请您千万不要借道让晋 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祸福倚伏观服务的。比喻一 军征伐虢 国。”虞公不听谏劝 。晋献公轻而易举地灭掉了虢 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 国。然后又灭掉了虞国。故事中的虞公没有用联系的观点看 定条件下可转变为好事。这个成语说明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 问题,割裂了虞国与虢国的关系。 件下可 以互相转化。还有 “否极泰来” “乐极生悲… 因‘祸得 还可以引用 “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竭泽而渔,杀鸡 福”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可以说明矛盾双方是相互转 取卵”讲清联系的客观性。在讲联系的多样性时,用 “一叶 化的。“教学相长…和‘而不同”说明矛盾双方不仅是对立的, 障 目” “断章取义… 舍‘卒保车”说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成 而且是统一 的。“相反相成 ,相辅相成”,矛盾的对立和统一 , 语 “竭泽而渔”指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守株待兔” 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讳疾忌医”则回避和掩盖矛盾,否认 指偶然与必然的关系等。 矛盾的客观存在 。 “张冠李戴,良莠不分”则指抹杀事物矛 教育中职学生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认识和把握事 盾的特点,混淆事物的性质。 物的真实联系,具体地分析事

文档评论(0)

tianebandeya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