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妊娠的识别与处理-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妇产科教研室.PPT

异位妊娠的识别与处理-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妇产科教研室.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异位妊娠的识别与处理-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妇产科教研室

产房内… 产妇产后1小时,阴道流血量多伴血块,产妇心慌、头晕、出冷汗。 查体: T 36.2℃, Bp 90/60mmHg,P 119次/分,R 20次/分,面色苍白,检查宫底脐上一指,子宫轮廓不清,阴道出血约850ml,胎盘胎膜完整娩出,妇检:阴道及宫颈无裂伤。 问 题: 产妇出现了什么异常? 出血的原因是什么? 产 后 出 血 Postpartum Hemorrhage 产 后 出 血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造成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世界上发展中国家大约有28%的孕产妇死于产后出血。也就是说,每年有12.5万名产妇因此而死亡 据我国孕产妇死亡监测研究协作组报道,产后出血造成的孕产妇死亡率为34.1/10万,占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的首位 产 后 出 血 概念 (Definition) 病因 (Etiology) 临床表现 (Clinical manifestation) 诊断 (Diagnosis) 处理(Management) 预防 (Prevention) 一、概念(Definition) 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 血量>500ml. 止 血 机 制 机械性:子宫肌纤维收缩即生理 性结扎,一切影响子宫收缩的 因素皆可致产后出血。 机能性: 1.血小板趋向创面形成栓子, 释放ADP、5-羟色胺缩血管。 2.凝血机制:内、外凝系统 外凝系统 内凝系统 二、病因( Etiology ) 子宫收缩乏力: 约占产后出血80% 胎盘因素:占产后出血致死病例的 1/3~1/2, 包括胎盘滞留、粘连、植入、残留 软产道损伤:如宫颈3、9点处; 阴道5、7点处常见 凝血机制障碍:见于DIC、血液病等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 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 胎盘胎膜残留 胎盘附着部位复旧不全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裂开 其他 三、临床表现及诊断 (Clinical manifestation and Diagnosis) 准确评估产后出血 诊断步骤 临床表现及诊断 评估产后出血 目测法:实际出血量≈目测量×2 容积法:专用器械收集出血量 面积法:10cm2≈10ml出血量 称重法:(应用后重-应用前重) ÷1.05=出血的毫升数 诊断步骤 胎盘娩出前出血 胎盘娩出后出血 胎盘娩出前出血 胎儿娩出后立即出血 血鲜红—软产道 裂伤 胎儿娩出后稍迟出血 血暗红、间歇排出—胎盘部分剥离 应采用宫缩剂,促进胎盘剥离排出;如出血?200ml应手法剥离胎盘 2.胎盘娩出后出血 检查有无胎盘残留或副胎盘 检查子宫收缩情况 注意有无软产道损伤 了解有无凝血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及诊断 子宫收缩乏力 症状:间歇性阴道流血 体征: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血压下降, 宫底高,轮廓不清 诊断:症状,体征,收集阴道出血 胎盘因素: 症状:胎盘娩出前阴道多量流 血,多伴有宫缩乏力。 诊断:检查娩出的胎盘胎膜。 软产道裂伤 症状:胎儿娩出后血持续不断,血色鲜红能自凝 诊断:检查软产道,会阴裂伤分四度: Ⅰ度:指会阴皮肤及阴道入口黏膜撕裂 Ⅱ度:裂伤已达会阴肌层,累及阴道后 壁黏膜 Ⅲ度:肛门外括约肌已断裂。Ⅳ度:阴道 直肠隔及部分直肠前壁、粘膜有裂伤。 临床表现及诊断 凝血功能障碍 症状:在孕前或妊娠期已有易于出血倾向, 表现为全身不同部位出血,最多见 子宫大量出血或少量持续不断出血。 血不凝不易止血。 诊断:病史,实验室检查 四、处理( Management ) 治疗原则: 1.针对出血原因,迅速出血 2.补充血容量及纠正休克 3.预防感染 (一)补充血容量及纠正休克 保持静脉通路 补充新鲜血 补充晶体:平衡液、低分子右旋糖酐 根据中心静脉压进行补液 应用调节血管紧张度的药物:多巴胺 纠正酸中毒 (二)制止出血方法 针对出血原因:1.子宫收缩乏力: 2.胎盘因素: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