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他霉素滴与眼液.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那他霉素滴与眼液

争欣R(那他霉素滴眼液) 美国药典认可的唯一眼用抗真菌滴眼剂 北京银建药业有限公司 概述-1 真菌感染为临床常见病,目前抗真菌药物存在品种少、价格昂贵、抗菌谱窄、无法对抗耐药菌等诸多缺点,真菌感染的彻底治疗一直是困扰人类健康的难题。近年来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运用,虽取得一定疗效,但对部分镰刀菌、曲霉菌具有耐药性,不能有效的治疗由耐药菌引起的疾病。因此,开发新一代的抗真菌药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概述-2 那他霉素(natamycin)是一种多烯类广谱、高效、低毒的抗真菌药物,对多种耐药菌有效。与其它抗菌药物相比,那他霉素对哺乳动物细胞的毒性极低,可以广泛应用于由真菌引起的疾病,特别用于对其他抗真菌药物耐药的治疗。 概述-3 那他霉素滴眼液为美国药典认可的唯一眼用抗真菌滴眼剂, 众多专家一致推荐的一线眼部抗真菌药物; 杀灭眼部念珠菌、曲霉菌、镰刀菌的首选治疗药物。 作用机制是通过药物分子与真菌细胞膜的固醇部分结合,形成多烯固醇复合物,改变细胞膜的渗透性,使真菌细胞内的基本细胞成份流出,而致细菌死亡。 概述-4 该药为目前唯一经美国FDA批准的眼用抗真菌制剂,但价格昂贵(1472元/支),为了使该品种国产化,以降低药品的价格,造福广大的患者,我公司开发了那他霉素及其滴眼液。并于2007年首家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该品种为国内独家上市品种,商标名“争欣”。 “争欣”优势-1 纯度高、杂质少,各项技术指标高于最新的美国药典USP 30版的质量标准,用药更有效、更安全。 争欣:含量≥98.0%,杂质≤2.0% 美国药典USP 30: 含量≥90.0% “争欣”优势-2 采用纳米制剂技术,分散均匀、起效快、吸收好,疗效更高。 由于那他霉素不溶于水或其他溶剂,必须制成细腻、均匀、不易沉淀的混悬液,才能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争欣 采用纳米技术,使那他霉素微粉化,另外还加入了最佳的混悬剂、稳定剂等,达到细腻和稳定的目的。 “争欣”优势-3 制剂规格齐全、合理,减少交叉污染 我们研制开发了2种规格的滴眼液,即10ml:500mg和5ml:250mg,不仅方便临床使用,减少使用过程中污染的几率, 而且适应国情,大大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降低了药品的价格,造福于广大的眼病患者。 “争欣”优势-4 国内首家研制并首家上市。产品的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真菌性角膜炎概述-1 真菌是一类以有性或无性孢子繁殖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繁殖能力极强,非常适合生长在22-28℃,湿度和氧气较高的角膜上,导致真菌性角膜炎(fungal keratitis, mycotic keratitis)或角膜真菌病(keratomycosis) 真菌性角膜炎概述-2 临床上较难诊断,容易误诊而贻误病情 ,常因治疗不当而造成失明。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所谓“匐行性角膜溃疡”病例中,有很大一部分可能就是真菌感染引起。在发病上,南方多于北方;1年中,夏秋农忙季节发病率高。在年龄与职业上,多见于青壮年、老年及农民。 真菌性角膜炎概述-3 经过多年研究,在真菌致盲病因上有了突破性的认识,发现不同的真菌在角膜中的生长方式不同。例如,丝状菌尤其是鐮刀菌感染在角膜是垂直生长,菌丝在早期就向眼内穿透,常导致角膜穿孔和真菌性眼内炎,病情较重;酵母菌感染病灶局限,较少向基质深层浸润,预后较好。 真菌性角膜炎诱因 植物性眼外伤 佩戴隐形眼镜 眼部手术 滥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 真菌性角膜炎致病菌 目前,人们已发现有70余种真菌可以引起角膜感染。在欧美发达国家和气候寒冷地区,以鐮刀菌和曲霉菌为主。我国广东、河南、河北及山东地区调查显示,鐮刀菌和曲霉菌是主要的致病菌种,其中大部分地区以鐮刀菌为首。 真菌性眼部疾病致病菌分布图 真菌性角膜炎症状 1.起病缓慢、病程长,常在伤后数天内出现角膜溃疡,病程可持续达2~3个月。刺激症状较轻。 2.前房积脓,特别是在早期,常为本病的特征之一。早期积脓呈白色,发展至严重阶段时,则呈淡黄色,质地粘稠不易移动,很难分清溃疡、脓肿或积脓,脓液内常含真菌。角膜后沉降物常为棕灰色粉沫状、颗粒状或淡黄色浆糊状 真菌性角膜炎症状 3.角膜溃疡因致病菌种不同,其形态不一致。早期溃疡为浅在性,表层有点状结节样浸润,呈灰白色或乳白色混浊;形状不规则,表面粗糙不平,有干性感,与健康角膜界限清楚。坏死组织无粘性,易取掉。深在型溃疡,除自觉症状较重外,表现形似“匐行性角膜溃疡”,溃疡面平而粗糙,呈“舌苔”或“牙膏”状,高起于角膜表面。 真菌性角膜炎症状 基质有菌丝繁殖,浸润较为致密。因菌丝伸入溃疡四周而形成伪足,或在溃疡外围呈现出所谓“卫星”病灶。有时在溃疡边界处可出现浅沟。在溃疡向深部发展时,坏死组织脱落,角膜穿孔,或出现“露水”现象,可推测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