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宫金矿浅孔留矿法采矿工艺改进.pdf

上宫金矿浅孔留矿法采矿工艺改进.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erial No.568 现 代 矿 业 总第568期 August.2016 MODERN MINING 2016年8 月第8期 上宫金矿浅孔留矿法采矿工艺改进 钟 勇 (洛阳坤宇矿业有限公司) 摘 要 结合上宫金矿的生产实际,分析了脉内有底柱浅孔留矿法存在的不足,对其矿块结构 参数、采切工作以及回采工艺进行了改进。实践表明:改进后的脉外无底柱浅孔留矿法提高了出矿 效率,提升了矿石回收率和作业安全系数,并有效降低了矿石贫化率,可供类似矿山参考。 关键词 浅孔留矿法 矿块结构参数 回采工艺 出矿效率 上宫金矿是洛阳坤宇矿业有限公司下属矿区之 一,位于洛阳市洛宁县西山底乡。矿区位于华北地 台南缘、熊耳山隆段区,矿区出露地层呈单斜展布, 走向近EW。矿区断裂发育,主要含金构造蚀变岩 带共9 条,其中以F 含金构造蚀变岩带规模最大, 1-Ⅰ 含金性最佳。F 含金构造蚀变岩带分布标高为 1-Ⅰ 142~1 197 m,走向长度850 m,矿体倾向317°,倾 角58°~60°,平均厚度 1.70 m,厚度变化系数 126%,属厚度较稳定型。该含金构造蚀变岩带平均 地质品位6.11 g/t,矿体品位变化系数83%,属有用 图1 上宫金矿主要断裂带及含金构造蚀变岩带分布 组分分布均匀型矿体。矿体形态呈不规则脉状、薄 板状,在剖面上呈脉状、豆荚状,局部有分枝复合现 2 脉内有底柱浅孔留矿法 象。矿体顶底板围岩以安山岩、蚀变岩为主,小部分 2.1 脉内有底柱留矿采矿工艺 区域为碎裂岩、角砾岩及泥砾岩,工程地质条件属较 (1)结构参数。矿房沿矿体走向布置,长约 复杂类型。矿区矿床充水水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充 50 m,阶段高40m,宽度为矿体厚度。矿房留取顶柱 水通道为断裂构造带,水文地质条件为简单类型。 厚4 m,间柱宽3 m,底柱高6 ~7 m,联络道间距 为进一步提高该矿的出矿效率,本研究对该矿采用 6 m,漏斗间距7 m(图2)。 的脉内有底柱浅孔留矿法[1-5]进行改进。 (2)采切工作。在采场沿脉运输平巷中每隔 1 矿区前期开拓工程概述 50 m 向上掘进脉内天井,与回风平巷贯通。在天井 上宫金矿有由F 构造控制的6条平行矿脉,由1 垂直方向上每隔6 m 向两侧矿房掘进3 m联络道。 南至北依次排开,分布情况见图1。为对所有矿脉 在距采场沿脉运输巷道顶板4 m 高处掘进切割巷 进行有效勘探,在探矿穿脉先探至F 矿脉后,继续 1-1 道,在采场沿脉运输平巷中每隔7 m 向上掘漏斗颈, 延伸探矿穿脉对其他矿脉进行勘探,故而布置阶段 与拉底巷道贯通后在其基础上劈漏形成漏斗。主要 运输巷道时采用脉外平巷加穿脉形式,即距 F 矿 1-1 巷道断面规格:采场沿脉运输巷道2.0 m ×2.0 m, 体下盘7 m左右布置脉外平巷,在走向上每隔50 m 脉内天井1.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