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传播学概论课件.ppt

第五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传播学概论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传播学概论课件

第五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研究传播学其实就是研究人;研究人与人、人与他的团体、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人怎样受到影响,怎样互相影响,……要研究传播学,应先了解人与人怎样建立关系。” ——威尔伯·施拉姆 人类传播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一、人内传播 (一)定义 人内传播(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好学生是鼓励出来的。” (二)人内传播的过程与结构 1.一个事件发生了,刺激了A先生的一 眼、耳朵或其他感觉器官,产生了神经搏动 2.神经搏动到达A先生的大脑产生“感觉”等 3. A先生按照自己惯用的表达方式把感觉变成字句 4.他“选择”或者抽象出某些字句,通过声波和光波,A先生对B先生讲话 5.B先生受到刺激产生了神经搏动 6.神经搏动到达B先生的大脑,产生“感觉”等并作出反应 7.这个反应又刺激了A先生或其他人——这样,传播过程就按照这样的环节继续进行下去…… 人内传播:感受刺激→神经传导→大脑活动→肌体反应 人体有: 信息接收装置——感官系统 信息传输装置——神经系统 记忆和处理装置——大脑 输出装置——发声等表达器官 渡边一央提出的人的视听觉信息处理模式,从生理学角度充分反映了人内传播的系统性,详细描述了人内传播的过程和结构,表明人体内部信息处理是一个复杂而有机的系统。 (三)作为能动的意识和思维活动的人内传播 人内传播的主要环节和要素: 1,感觉-人内传播的出发点 2,知觉-即感觉的集合,或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信息属性的综合 3,表象-记忆中保存的感觉和知觉信息在头脑中的再现 4,概念-对同类事物共同的,一般属性的认识.包括外延和内涵 5,判断-对事物之间的联系或关系进行定性的思维活动,在驾驭表象和概念的基础上进行 6,推理-从已知的事物属性和关系中推导出未知的属性和关系的思维活动人内传播 人内传播的特点: 1)人内传播虽然是人体内部信息处理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并不是孤立的,他的两端都与外部过程保持着衔接关系 2)人内传播虽然与人的生理机制密切相关,但他的本质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3)人内传播不是对外部世间的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而是积极主动的反映 4)人内传播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四)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 自我不是封闭和孤立的,它是在与他人的社会联系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互动性,这也体现出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和互动性。 相关理论 “主我”—— I“客我/宾我”—— Me 米德认为: 自我可以分为作为意愿与行为主体的“主我”和作为他人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的“客我”。 人的自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同时又是这种互动关系的体现。 客我”可以改变“主我”,“主我”也可以改变“自我”,二者之间的互动不断形成新的自我。 人内传播是一个“主我”、“客我”之间双向互动的社会过程,而互动的介质就是所谓的“有意义的象征符” (significant symbol) ● 布鲁默认为,人能够和自己本身进行互动,这就是人的自我互动。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认识的对象中不但包括外界和他人,也包括自身。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对自己进行审视和认识并拥有自己的观念,也可以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对自己采取行为。 布鲁默指出,从本质上来说,“自我互动”是个人与他人间社会互动行为的内在化,也就是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在自己头脑中的反映。不过,这种反映并不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在头脑中的简单再现,而是具有独自的特点。 米德认为,内省式思考只有在一个人遇到困难、障碍等新的问题状况、既有的行为方式是否适用难以作出判断之际,才会发生。在这种情况下,个人无法以过去的习惯做法立即作出反应,因而内省式思考就会活跃起来,通过人内传播来作出决策。 4、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可以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 本我受本能(力比多)控制、遵循趋乐避苦原则,是自私的,受超我压抑,构成“潜意识”部分。 超我受道德控制,遵循伦理原则。 本我与超我的矛盾运动导致自我的出现,构成“显意识”部分。产生了人内传播。 蛋式传播模式 尽管人内传播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但还是能够抽象、简化出一种类似鸡蛋结构的“蛋式传播模式”。人体的相关组织和器官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