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理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有效性的初探
地理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有效性的初探
【摘要】提升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当前地理教学设计中需要关注的重点。本文聚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环节,基于学科特点和学生心理特点,从“四性”角度进行有效教学的若干尝试,探索提高地理课堂教学问题设计质量、促进学生地理思维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地理思维 地理教学 有效性 问题设计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当代教育的理念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习主体——学生主动参与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然而如何真正在课堂教学主阵地中践行这一理念,是每一位执教者需要思考和急待解决的课题。
反思以往的地理教学,比较多地采用 “概念──理论──事实论证──习题”的教学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组织讨论概括特征形成概念φ-δ ︳的函数公式的获得过程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其结论更成为学生理解性记忆该规律的良好媒介。
2.2充分挖掘重组教材素材有效构建激趣问题。
教材不仅是学生的学习资料也是教师组织教学的最好素材来源,许多趣味性的问题素材就隐含于其中的字里行间,教师本身要熟读教材并创造性地赋予这些资料新的用途。
例如在前文南极洲情景问题设计中的“三则怪事”资料都来自教材,拿来重新编排成为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思维的高潮。又如大气环流导入环节的问题素材“东西方诗人对‘西风’迥异的评价诗句”也来自于教材的专栏导读。
2.3善于从社会热点中捕捉设计灵感以热促趣。
地理学知识的应用在身边到处可见,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要从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社会现象、自然现象和生活中,揭示一些有研究价值的热点问题,让学生分析解决,以引发学生的认知需要,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例如笔者曾结合上海持续的购房热这一社会背景,在《正午太阳高度》和《季风环流》教学设计中构筑了以下问题:
“为什么在香港和新加坡盛行的蝶状房型设计在上海遭受冷遇,上海房产商喜建坐北朝南的板状房型?”
“倘若你欲购买底楼的房屋,最佳看房季节是哪个季节?”
“上海地区一般住宅小区的楼间距达到怎样的状态比较合理?”
“上海许多楼盘的楼顶设计由平改坡(特别是多层),这是为什么?”
“与香港、台湾等地相似,越来越多的上海购房者在东山墙房与西山墙房的选择中更喜欢后者,一些房产商在价位上也是后者比前者高?”
这一系列购房情景问题抛出,迅速引发学生的讨论意愿,积极调动知识储备一探缘由。
2.4教师创设活动平台,学生在活动中成为问题的缔造者,激发学生的探讨兴趣产生共鸣。
同龄人间的问题相互提出和解答是最有挑战性的,是学生体现自我价值重要一环。提问的人希望问题既有价值、又能难倒所有师生,因此很多学生希望自己能成为“智多星”,每当此时思维的火花将一触即发。
例如关于月相变化成因课题教学之中,笔者设计了一个学生至少半月观察月相的阶段性作业作为教学前奏。这样使学生先对月相变化规律产生感性的认识,同时构筑了学生一个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平台。因为在观察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许多与从小建立的观念或印象有很大冲突的地理现象,继而疑中心升,在作业中提出质疑。教师此时信手拈来将这些问题构建成课堂情景问题。
“为什么每晚同一时间月亮在空中的方位是不同的?”
“不是说月落日升吗?为什么有时清晨当太阳已经升起了,我们仍然能在空中看到月亮?”
“为什么有时晴朗的夜晚,天空无云,却看不到月亮”?”
由于这些问题是学生在观察中产生的,因此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急欲探究真相,最终在课堂活动积极参与中和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中实现有效教学。
3.具有思维深度性问题设计,有效地提升学生地理思维的高度。
没有思维深度的问题提出,看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其实质是变相的“一言堂”,学生思维的参与度是极其有限的。类似大量的让学生回答是或非的问题,实际是毫无思维价值的问题,在此类问答式教学活动中,轰轰烈烈的教学表象掩映下,学生的思维自主参与性有多少?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深刻了解本学科思维价值培养总目标的前提下,从教材内容中挖掘构筑具有一定思维深度的情景问题层层展开教与学。地理学科教学任务的本质是学生能知道基础地理事实,并掌握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技能。因此我们的教学不仅仅是在学生面前呈现大量的地理事实,让学生知道“What is it?”而更应让其了解“Why”和“How”,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地理的教学过程要体现出其应有的“理”性,体现在地理问题教学法中就是问题要有思维的深度,如此长期日积月累地实施,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追根溯源地探索思维品质。
4.发散性问题设计,有效地拓展了学生地理思维的宽度。
何谓发散性,其一可以理解为问题设计答案的多元化,它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广度。例如在《南极洲》教学过程中笔者设计了:
“南极冰盖融化后可能产生的影响会有哪些?”
“高纬度的特性将会给南极洲带来哪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古交市2017年燃煤锅炉提标改造责任清单(东曲街道办事处).doc
- 古诗文诵读与青少年民族精神培育.doc
- 台东县环境保护局「低碳永续家园推动方案品质管理计画」.doc
- 可转换公司债周报102年5月13日.doc
- 台湾金融情势指数与总体经济关系.PDF
- 史学视野下的集部「私传」书写试论欧阳修〈桑怿传〉的文.PDF
- 各类企业PMI分化值得关注.PDF
- 各类优惠政策汇总.doc
- 合德镇德利泰公司门前排水工程招标公告.doc
- 合德镇海德电子产业园厂房外墙涂料工程招标公告.doc
- 人教版英语5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部编人教版2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课件含单元及专项复习.pptx
- 人教版8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8月修订).pptx
- 教科版(2017版)6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课时练.pptx
- 人教版PEP版6年级英语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2年12月修订).pptx
- 部编人教版2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件(2021年春修订).pptx
- 人教版数学6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3年教材).pptx
- 湘少版5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春修订).pptx
- 人教PEP4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 [2}.pptx
- 人教版6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