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伦理与道德教育的共同基础心灵的觉醒-黄俊杰个人网站.pdf

专业伦理与道德教育的共同基础心灵的觉醒-黄俊杰个人网站.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业伦理与道德教育的共同基础心灵的觉醒-黄俊杰个人网站

第三章 專業倫理與道德教育的共同基礎: 心靈的覺醒 一、引言 我們在上一章論述經由教育途徑而提昇人的素質的可能 性 。這項思考必然觸及當前教育中的專業倫理教育及道德教育 兩大問題。從當前海峽兩岸教育的狀況來看,專業倫理教育與 道德教育是現階段海峽兩岸大學通識教育 中,最重要而最難提 昇的教學領域 。這個教學領域之所以不易從事,原因甚多,最 根本的關鍵在於:專業倫理與道德教育課程的實踐,不僅是純 粹知識性、客觀的教學的活動而已,它還涉及倫理或道德理念 在具體生活中的落實問題 。換言之 ,專業倫理與道德教育課程 , 必須貫通 「知識活動 」與 「實踐活動」 ,並且將兩者融合為一。 倫理與道德教育之所以深具意義者在此,而其所以深具挑戰性 者亦在此 。 本章的主旨在於論證:專業倫理與道德教育的共同基礎 , 在於喚醒受教育者的心靈的覺醒。為了論證這項 中心論旨,本 章第二節先探討提昇專業倫理與道德教育的兩種途徑 ,指出形 34 大學通識教育探索:台灣經驗與啟示 式的途徑只觸及技術層面 ,所發揮的教育作用是短期的、可隨 知識累積而改善的 ;本質性的途徑則是經 由心靈的喚醒而進行 的倫理與道德教育 ,其影響是浸透身心的 、長遠的、不因客觀 情境而改變的 。本章第三節分別從普遍與特殊兩個層面,論證 專業倫理與道德教育之所以必須以「心靈的喚醒 」為其基礎的 理 由 。本章第 四節則針對兩種可能的質疑提出回應,指出認為 「以心靈的覺醒作為倫理及道德教育之基礎,實係一種化約論 的謬誤」的人 ,對於我們的教育主張有所誤會 ;也指出認為 「心 靈覺醒論者犯了一種整體論的謬誤」的人 ,實未能掌握今日臺 灣教育改革的關鍵問題。本章第五節進一步論述喚醒心的覺醒 的兩種教育方法:一是典範的學習,二是經典的研讀 。第六節 則綜合全章論述,提出結論。 二、專業倫理與道德教育的兩種途徑 倫 理與道 德教 育一直 是世 界教育 史的 根本理 想, 孔子 (551-479B.C. )一再告誡他的弟子勉力成為「君子儒,勿為小 人儒 」 (《論語‧雍也》 ),強調「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 得之 ,必失之 」( 《論語‧衛靈公》 ),認為倫理與道德是認 知的基礎。柏拉圖 (Plato,C.428-347B.C. )的諸多對話錄也都環 繞倫理與道德問題而展開 。但是,從事倫理與道德教育的途徑 則千門萬戶,不拘一格。本節探討從事倫理與道德教育的兩種 常見的途徑: (2:1 )形式的途徑 :經由教科書、政治宣說或社 第三章 專業倫理與道德教育的共同基礎:心靈的覺醒 35 會運動方式 ,企圖完成倫理與道德的提昇 ;(2:2 )本質的途徑: 經 由深入靈魂深處的震撼與喚醒而激發受教育者的覺醒。我們 闡釋這兩種教育途徑及其內容。 (2:1)形式的途徑 :推動專業倫理與道德教育 ,最常見的 是透過正式教育結構中的教科書或政府所推動的各種運動如 「文化復興運動 」等途徑 ,這類的教育途徑是 「形式的途徑 」。 通過這種「形式的途徑」所傳遞的倫理與道德價值 ,有兩 個常見的特徵 : (a )它常是關於倫理道德的 「規格化的 」知識 ,也就是將 倫理道德價值加以形式化 、教條化甚至口號化,因為只有將倫 理道德價值加以形式化,才能在最短的時間有效地透過教科書 或社會政治運動而傳播擴散。過去幾十年來海峽兩岸的各級正 式教育系統,常常經由教科書而傳播許多教條化的倫理道德價 值如忠 、孝、仁、愛、信、義 、和、平以及愛國、效忠領袖等 , 雖不能說毫無效果,但收效甚微卻是不爭之事實。 (b ) 「形式的途徑」常是由官方 機構所掌握 ,因 而使倫理 道德教育流 為政令宣導 :過去五十年來海峽兩岸政府常推動各 種社會政治運動,企圖將某些倫理或道德價值加以推廣,但效 果多半不彰,其主要原因在於政府或政黨屬於政治領域,政治 領域 中的運作邏輯是以權力的獲得與分配為其原則。這種運作 36 大學通識教育探索:台灣經驗與啟示 原則與道德領域的運作原則完全背道而馳 。在道德領域中,倫 理或道德價值的獲得常常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