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运用艺术》汉语-标点符号.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标点符号运用艺术 摇 兰宾汉 著 中华书局 员  摇 前 言 ,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不仅可以表示语 , , 言的停顿和句子的语气 标明词语的性质 还可以细致地体现 , , 。 语言结构的层次性 使书面语言表意准确 便于阅读理解 同 , , 时 标点符号的恰当运用还可以获得多种特殊的表达效果 如 , , , 突出语意重点 调节语言节奏 辅助情态的表达 使语言更为 , 。 , 形象生动 等等 可以说 标点符号除了使语言准确明晰的表 , 。 意功能之外 又有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修辞功能 :“ , 郭沫若认为 标点之于言文有同等的重要 甚至有时还在 。 , 。”(《 · 其上 言文而无标点 在现今是等于人而无眉目 沸羹集 》) 、 :“ 正标点 吕叔湘 朱德熙也说 每一个标点符号有一个独特 , , 。 的作用 说它们是另一形式的虚字 也不为过分 应该把它们 ‘’‘ ’‘ ’‘ ’ , , , 和 和 的 呢 吗 同样看待 用与不用 用在哪里 。”(《 》) 都值得斟酌一番 语法修辞讲话 这些论述都说明了标点 符号在书面语言中的重要作用, 、 汉语标点符号的产生 发展和 。 , 逐步完善的历程也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但是 不是所有的人 , , 都能对这些有足够的认识 在人们的日常写作中 包括一些媒 , 。 , 体的文章中 标点符号运用上的不规范现象时有所见 据统计 出版物上标点符号的差错率远远高于错别字或其他任何一类差 。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