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介孔碳的电化学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法测定水体中的苯酚及-色谱.PDFVIP

基于介孔碳的电化学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法测定水体中的苯酚及-色谱.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介孔碳的电化学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法测定水体中的苯酚及-色谱

2014年12月 Vol.32 No.12 December 2014 Chinese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1368~1372 研究论文 DOI:10.3724/ SP.J.1123.2014.09008 基于介孔碳的电化学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法测定 水体中的苯酚及高效液相色谱法评价 吴立冬,  刘  欢,  李晋成,  付啸辰,  宋  怿∗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质量与标准研究中心,北京 100141) 摘要:采用新型的介孔碳材料作为固载酪氨酸酶的检测平台构建生物传感器,应用于水体环境中苯酚污染物的检 测,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电化学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法的准确性进行了评价。 研究表明,介孔碳的“空间限制 × × 效应”能够防止酪氨酸酶(三维尺寸为65 nm 98nm 55 nm)体外去折叠失活。 基于介孔碳材料构建的电化学 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在苯酚污染物检测方面显示了优良的性能,其重现性、灵敏度、稳定性、选择性以及检出限均 比较令人满意。 基于介孔碳的电化学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对苯酚污染物的检出限达到20 nmol/ L,线性范围为 01~10 μmol/ L。 采用基于介孔碳的电化学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实际水样品进行测定结果 比对,结果表明该生物传感器方法检测结果准确、有效,适合于苯酚污染物突发污染事件的应急检测。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介孔碳;酪氨酸酶;苯酚;水体 中图分类号:O6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13(2014)12⁃1368⁃05 Determination of phenol in water by electrochemical tyrosinase biosensor based on ordered graphitized mesoporous carbon and evaluat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U Lidong,LIU Huan,LIJincheng,FU Xiaochen,SONGYi∗ (Quality andStandardResearch Center,ChineseAcademy of FisherySciences,Beijing 100141,China) Abstract:A novel electrochemical tyrosinase biosensor based on ordered graphitized meso⁃ porous carbon (GMC)was obtained,which was used as a platform for phenol detection. The accuracy of tyrosinase biosensor method was comparatively evaluated by high performance × × liquidchromatography (HPLC). By entrappingtyrosinasemolecules (65nm 98nm 55nm) intothemesopores of GMC (diameter 10nm,GMC10),the “interspaceconfinement effect” of GMC10 may improv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