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牛郎织女 中元节 阴历七月十五,又称“鬼节”,盂兰盆节,是祭奠亡灵的节日。与上元、下元合称“三元”。中元节起源于佛教的目连救母典故。是日,佛教寺庙举行盛大法会,僧侣沿街搭台念经,安慰孤魂饿鬼,俗称“盂兰盆会”。道教称为中元节。民间传言,这一天地狱之门洞开,已故祖先可以回家团圆,所以民间亦称是日为“鬼节”。这一天民间上坟祭祖,追荐亡灵。同时还要放河灯,使自己的祖先能够看到回家的路。 中秋节 阴历八月十五,又名“仲秋节”。因时值旧历三秋之半,故名“中秋”。中秋节在两汉时期便已具雏形,但当时定在立秋之日。今天的中秋节则始于唐,兴于宋。 祭月是中秋节最重要的仪式。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说。 南方中秋还有偷瓜求子的习俗。 大圩镇祭月 兔儿爷 重阳节 又称“九月九”、“重九”。时间在每年阴历的九月初九。重阳节至迟在西汉时就已产生。“九”为阳数之极,又因日月重九,故称“重阳”。阳数之极便为老阳,阳极必变,因此,九九乃是由盈转亏、由盛转衰的不吉之数,属毒月毒日。民间主要有登高、赏菊、插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 寒衣节 阴历十月初一。传说这一天是阎王给鬼魂们放假的日子。天气渐凉,阎王允许活人给死人送寒衣,故称“寒衣节”。是夜,有墓人家携纸钱、鞭炮、糕点等前去祭奠,没墓地或远离墓地的人家,则在十字路口处烧纸钱、纸衣,以示天气转晾,后代为故人送寒衣及钱粮。? 冬至 这是一年中黑夜最长的一天。阴气至极而变,阳气开始上升的说法,因此认为冬至是个吉日。古人很重视冬至,秦以前曾以冬至为岁首,民间视为“小年”。魏晋称冬至为“亚岁”,南北朝称冬至为“岁首”,唐宋仍十分重视。 无论皇帝还是平民,冬至这天都要祭天。旗人祭天吃白煮肉,供祖宗和乌鸦。民间贴《九九消寒图》,开始数九。道教以之为元始天尊诞辰,象征混沌未分,道气未显,故民间要吃馄饨。 成道节 腊月初八 ,腊八源于古老的腊祭,它的初始功能是祭祖、驱鬼和逐疫。随着佛教的传入,此日又被解释为释伽牟尼的成道日。腊八节的节日食品是腊八粥。佛子们这天上街浴佛,并熬制腊八粥,施粥扬义,弘扬佛法。还有跳傩仪式。这种古老的仪式来源于更古老的腊月傩舞。演绎出腊月特有的驱傩仪式——跳灶王。 佛教传入中土后,腊八节的文化功能也发生改变,而一举成为祭奠佛主、弘扬佛法的宗教性节日。 除 夕 一年中的最后一天,又叫“年三十”。是我国岁时民俗中最重要的民俗节日。古代除夕仪式的绝大部分内容如贴门神、贴春联、挂苇索、放爆竹、唱傩戏、守岁等等,都具有年终岁尾驱鬼除魔的意味。 民间有吃过年饺子、汤圆,守岁等习俗。 除夕夜 * 第六章 岁时节日民俗 第一节 岁时节日的起源 节日起源于古老的祭祀仪式 传统节日的源起,大多与原始宗教仪式有关。在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节日”一词的本义就是祭祀,甚至就直接写作“祭”。他们称某节时,不是称“某某节”,而称“某某祭”。 一、祭自然神 二、祭祖先与图腾神: 三、恶日里驱魔禳灾 四、神诞日等宗教节日 第二节 决定节期的基本要素 一、远古历法的因素 圭表日影最长的一天称“冬至”,日影最短的一天称“夏至”。冬至日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一月小寒接大寒, 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 清明谷雨四月天;五月立夏和小满, 六月芒种夏至连;七月大暑和小暑, 立秋处暑八月间;九月白露接秋分, 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 大雪冬至迎新年。 节气 三伏与数九 三伏:夏至后数三个10天 数九:冬至后九个9天 数九歌 一九二九伸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 二、月亮望朔的因素 古代月亮的望朔圆缺为人们提供一个具体而又准确、在时间上也容易把握的时间概念。中国历史上习惯用阴历纪年,即根据月的圆缺记日。每月初一为月缺日,世称“朔日”,也称“元日”或“上日”;每月十五为月圆日,也称“望日”,盖取其月圆可望之义。也许是望、朔二日更容易辨识,所以中国古代的节日往往多集中在每个月的望日或朔日举行。如正月初一的元旦,正月十五的上元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十月十五的下元节以及八月十五的中秋节等。 三、神秘数字的因素 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一般都喜欢设定在数字完全相同的日期上。如正月初一的元旦,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SGZ8001—2019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去水印版).pdf VIP
- 企业工会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docx VIP
- 圆明园的毁灭观后感.docx VIP
-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 课件 3.1 电机控制器检测与故障诊断.pptx
- GB∕T 5777-2019 无缝和焊接(埋弧焊除外)钢管纵向和∕或横向缺欠的全圆周自动超声检测(含2021年第一号修改单).pdf
- 汽修安全培训课件.ppt VIP
- 网络改造设计方案.doc VIP
-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读后感.docx VIP
- 旅游大数据(北京第二外国语)中国大学MOOC慕课 章节测验期末考试答案.docx VIP
-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西门豹治邺》.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