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和平的祈祷 6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训练-落实提升 苏教版必修2.docVIP

2017-2018学年度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和平的祈祷 6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训练-落实提升 苏教版必修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度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和平的祈祷 6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训练-落实提升 苏教版必修2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1.改正下列加点字中有误的注音。 凝眸(móu)     发霉(méi) 颠簸(bō) 绚丽(xuàn) 颤悠(chàn) 诅咒(zhòu) 痕迹(jì) 粗犷(kuànɡ) 甲胄(kuì) 油腻(nì) 玫瑰(ɡui) 铭文(mín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簸”应读bǒ,“犷”应读uǎnɡ,“胄”应读zhòu。 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搪瓷  肮脏  暄闹  赫然在目 冷寞  瞳孔  疲惫  步履蹒跚 清析  窗帷  震撼  百无聊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暄”应为“喧”,“寞”应为“漠”,“析”应为“晰”。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恺撒、西塞罗、马可·奥勒留的胸像复制得活灵活现,深黄的颜色,古希腊、古罗马的气派,威严地靠墙一字排开。 B.当时,他们在盛怒之下把墙重新刷了一遍,但无济于事,粉刷匠没有把颜色选对,整面墙刷成了玫瑰色的,而十字呈棕色,依旧清晰可见。 C.我百无聊赖地度过这些时光,没有一次我能把花瓶画得像样。 D.色彩斑斓、威风凛凛的希腊重甲胄武士,头上插着羽毛,看上去像只大公鸡。 【解析】 A项,“活灵活现”形容描绘生动,神情逼真,使人有亲眼所见的感觉。它不可用于绘画、雕塑等。此处应用“惟妙惟肖”。B项,“无济于事”指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C项,“百无聊赖”指精神无所依托,感到非常无聊。D项,“威风凛凛”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 【答案】 A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导学号 A.透过右边的窗户,让我看见了火光,满天通红,浓黑的烟云肃穆地飘浮而去…… B.美术教室里散发着碘酒、粪便、垃圾和烟草的气味,而且喧闹得很。 C.这不可能是真的,我这样想,汽车不会跑这么远,差不多有三十公里左右呢。 D.画面前端,在移民住房,以及几个黑人和莫名其妙持枪而立的一个大兵前方,是画得十分逼真的大串香蕉。 【解析】 A项,缺少主语,去掉“让”;C项,相互矛盾,“差不多”“左右”二者删去一个;D项,语序不当,应为“一个莫名其妙持枪而立的……”。 【答案】 B 阅读课文“现在,我听见外面重炮在轰鸣”至“因为我的胳膊不能动弹了”一部分文段,完成5~7题。 【导学号 5.这几段文字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各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主要用了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这里的心理描写其实是“我”的内心独白。作用是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了“我”在特定的环境中必然产生的特定的心理活动,展示了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真实可感。这里的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的心理,推动情节的发展,渲染气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6.“可是我还不知道为什么,也不知道是否当真回到了母校”中的“我”为什么不能确定是否回到了母校?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因为学校的环境布置和主人公读书时不一样,到处是军国主义教育的痕迹,所以主人公一再怀疑自己是否当真回到了母校。这说明军国主义教育遍布所有学校,从而暗示了民族灾难和个人不幸的根源。 7.读了这些文字,说说受伤后的“我”情绪是怎样的。作者这样描写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我”是一个单纯幼稚、没有社会阅历的年轻人,不能从理性的角度认识战争。在当时整个德国社会“好战言论”的鼓动下走上了战场,受伤后情绪烦躁却又对自己的处境无能为力,所以显得很无助。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