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标准是电能质量系列标准之一,目前已制定颁布的电能质量
GB 12326-2000
前 「1
本标准是电能质量系列标准之一,目前已制定颁布的电能质量系列国家标准有:《供电电压允许偏
差》(GB12325-1990);《电压允许波动和闪变))(GB12326-1990);《公用电网谐波》(GB/T 14549-
1993);《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GB/T15543-1995)和 《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GB/T 15945-
1995)。
本标准参考了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电磁兼容 E(MC)标准IEC61000-3-7等 见(参考资料),对国
标GB12326-1990进行T全面的修订。
和GB12326-1990相比,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1)将系统电压按高压 H(V)、中压M(V)和低压 L(V)划分,分别规定了相关的限值,以及对用户指
标的分配原则;
2)将国标中闪变指标由引用 日本△V,。改为 IEC的短时间闪变P.,和长时间闪变P,,指标,以和国际
标准接轨,并符合中国国情,
3)将电压波 变()动限值和变动频度相关联,使标准对此指标的规定更切合实际波动负荷对电网的
干扰影响;
4)将原标准中以电压波 变()动为主,改为以闪变值为主 原(标准中△V,。均为推荐值),以和国际标
准相对应 ;
5)对于单个用户闪变允许指标按其协议容量 占总供电容量的比例分配,并根据产生干扰量及系统
情况分三级处理 原(标准中无此内容),既使指标分配较合理,又便于实际执行;
6)引人了闪变叠加、传递等计算公式,高压系统中供电容量的确定方法以及电压变动的计算和闪
变的评估等内容,并给出一些典型的实例分析;
7)对IEC61000-4-15规定的闪变测量仪作了介绍,并作为标准的附录A,以利于测量仪器的统一;
8)整个标准按国标GB/T1.1和GB/T1.2有关规定作编写。原标准名称的引导要素“电能质量”
英译为P“owerqualityofelectricenergysupply”改为国际上通用的P“owerquality,并将本标准名称
改为 《电能质量 电压波动和闪变》。
作为电磁兼容 E(MC)标准,IEC61000-3-7等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多,论述上不够简洁。在国标修订
中选取相关内容,基本上删去对概念和原理的解释部分,因为国内将陆续发布等同于IEC61000的
EMC系列标准,可作为执行电能质量国家标准参考。对于国标中所需要的一些定义、符号和缩略语,以
及相关闪变测量仪规范和闪变 P(.)的表达式等,主要参考了IEC61000-3-3,IEC61000-4-15,
须指出,在采用IEC61000相关内容中,本标准对于下列几点作了修改:
1)按IEC标准,对闪变P..P,:指标,每次评定测量时间至少为一个星期,取”%概率大值衡量。这
样规定,在电网中实际上难以执行。本标准中对闪变八:指标规定取 1天 2(4h)测量,而且取95%概率大
值衡量;对P,。指标,原则上规定不得超标。
2)对于电压变动,除了按变动频度r范围给出限值外,还补充了随机性不规则的电压变动的限值
以及测量和取值方法。
3)在IEC标准中,除了电磁兼容值外还引入 “规划值”,规划值原则上不大于兼容值,是由电力部门
根据负荷和电网结构等特点自行规定的目标值,本标准不采用 “兼容值”或 “规划值”,一律用 “限值”概
念。
4)IEC61000-3-7实际上只对中、高压波动负荷的兼容限值作了规定,对于低压,主要是控制单台
GB 12326-2000
设备的限值,已由IEC61000-3-3和IEC61000-3-5中作了规定。 (国内将有等同标准),在制定本标准
时,鉴于中、低压设备兼容值相同 见(IEC61000-3-7),而国产低压电气设备大多未按 IEC标准检验其
电压波动和闪变指标,故将低压也作了规定,以使标准较为完整。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代替GB12326-1990,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C、附录D都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经贸委电力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压电流等级和频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供电局、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机械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海雪、孙树勤、赵刚、陈斌发、王敬义、李世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敦煌文化的灵魂论纲.pdf
- 数字化校园系统简介.doc
- 数字化智能制造解决方案.PDF
- 数字图书馆用户行为与需求分析_刘晓清.pdf
- 数字地球控股有限公司.PDF
- 数字图像相关中基于位移场局部最小二乘拟合的全场应变测量_潘兵.pdf
- 数字扭矩仪使用说明书网址http.PDF
- 数字校园数据管理体系.PDF
- 数字隔离器在电机控制中的应用.pdf
- 数字音乐对传统唱片业的冲击与革新.pdf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