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本标准是电能质量系列标准之一,目前已制定颁布的电能质量.PDF

本标准是电能质量系列标准之一,目前已制定颁布的电能质量.PDF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标准是电能质量系列标准之一,目前已制定颁布的电能质量

GB 12326-2000 前 「1 本标准是电能质量系列标准之一,目前已制定颁布的电能质量系列国家标准有:《供电电压允许偏 差》(GB12325-1990);《电压允许波动和闪变))(GB12326-1990);《公用电网谐波》(GB/T 14549- 1993);《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GB/T15543-1995)和 《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GB/T 15945- 1995)。 本标准参考了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电磁兼容 E(MC)标准IEC61000-3-7等 见(参考资料),对国 标GB12326-1990进行T全面的修订。 和GB12326-1990相比,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1)将系统电压按高压 H(V)、中压M(V)和低压 L(V)划分,分别规定了相关的限值,以及对用户指 标的分配原则; 2)将国标中闪变指标由引用 日本△V,。改为 IEC的短时间闪变P.,和长时间闪变P,,指标,以和国际 标准接轨,并符合中国国情, 3)将电压波 变()动限值和变动频度相关联,使标准对此指标的规定更切合实际波动负荷对电网的 干扰影响; 4)将原标准中以电压波 变()动为主,改为以闪变值为主 原(标准中△V,。均为推荐值),以和国际标 准相对应 ; 5)对于单个用户闪变允许指标按其协议容量 占总供电容量的比例分配,并根据产生干扰量及系统 情况分三级处理 原(标准中无此内容),既使指标分配较合理,又便于实际执行; 6)引人了闪变叠加、传递等计算公式,高压系统中供电容量的确定方法以及电压变动的计算和闪 变的评估等内容,并给出一些典型的实例分析; 7)对IEC61000-4-15规定的闪变测量仪作了介绍,并作为标准的附录A,以利于测量仪器的统一; 8)整个标准按国标GB/T1.1和GB/T1.2有关规定作编写。原标准名称的引导要素“电能质量” 英译为P“owerqualityofelectricenergysupply”改为国际上通用的P“owerquality,并将本标准名称 改为 《电能质量 电压波动和闪变》。 作为电磁兼容 E(MC)标准,IEC61000-3-7等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多,论述上不够简洁。在国标修订 中选取相关内容,基本上删去对概念和原理的解释部分,因为国内将陆续发布等同于IEC61000的 EMC系列标准,可作为执行电能质量国家标准参考。对于国标中所需要的一些定义、符号和缩略语,以 及相关闪变测量仪规范和闪变 P(.)的表达式等,主要参考了IEC61000-3-3,IEC61000-4-15, 须指出,在采用IEC61000相关内容中,本标准对于下列几点作了修改: 1)按IEC标准,对闪变P..P,:指标,每次评定测量时间至少为一个星期,取”%概率大值衡量。这 样规定,在电网中实际上难以执行。本标准中对闪变八:指标规定取 1天 2(4h)测量,而且取95%概率大 值衡量;对P,。指标,原则上规定不得超标。 2)对于电压变动,除了按变动频度r范围给出限值外,还补充了随机性不规则的电压变动的限值 以及测量和取值方法。 3)在IEC标准中,除了电磁兼容值外还引入 “规划值”,规划值原则上不大于兼容值,是由电力部门 根据负荷和电网结构等特点自行规定的目标值,本标准不采用 “兼容值”或 “规划值”,一律用 “限值”概 念。 4)IEC61000-3-7实际上只对中、高压波动负荷的兼容限值作了规定,对于低压,主要是控制单台 GB 12326-2000 设备的限值,已由IEC61000-3-3和IEC61000-3-5中作了规定。 (国内将有等同标准),在制定本标准 时,鉴于中、低压设备兼容值相同 见(IEC61000-3-7),而国产低压电气设备大多未按 IEC标准检验其 电压波动和闪变指标,故将低压也作了规定,以使标准较为完整。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代替GB12326-1990,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C、附录D都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经贸委电力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压电流等级和频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供电局、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机械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海雪、孙树勤、赵刚、陈斌发、王敬义、李世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yw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