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8版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 学考专题特训(七).docVIP

2018版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 学考专题特训(七).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版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 学考专题特训(七)

学考专题特训(七) 一、选择题 1.下表反映了当时中国(  ) 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比较表 项目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私有制经济 国民收入 92.9% 7.1% 工业总产值 100% - 商品零售额 95.8% 4.2%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进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2.下图是根据湖南某地上报的水稻亩产量数据制作的柱形图。对此解释最为合理的选项是(  ) A.1949~1955年亩产量不高是由于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未能恢复 B.1958年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并由于改进了农业技术和设施,再加上风调雨顺,所以该年实现了大丰收 C.1961年亩产量与1958年相比大幅下降,主要是因为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所致 D.1958年的数据不可信 3.(2017·台州新高考押题交流)下图是新中国某一历史时期的宣传画,它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一五”计划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4.“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 450万千克。”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 5.右图是《人民日报》刊发的公报,这次会议标志着(  ) A.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B.“左”倾错误彻底肃清 C.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D.政治改革全面启动 6.1984年以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其中心环节是(  ) A.增加农民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B.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1984年邓小平讲到:“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与此相关的重大决策是(  ) A.设立沿海开放城市 B.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C.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8.(2017·台州新高考押题交流)下图反映了中国市场化指数的变化情况。图中1992~1997年我国市场化指数迅速提高,这主要得益于(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公有制主体地位得到改变 C.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 D.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 9.与女子服饰相比,男子服饰的变化相对较少,但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急剧转型,男子服饰也有很大的变化。下列服饰按其样式在中国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③④① D.②①③④ 10.以下是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简表,产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鸦片战争前 鸦片战争后 长袍马褂 中山装、西装等 中餐 西餐 马车、轿子 人力车、火车、电车、汽车等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自由恋爱、新式婚礼 A.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政治运动的推动 B.西方国家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C.民国政府移风易俗,废除陋习的政策 D.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11.竹枝词中近代上海的新鲜事物:“不须鲤寄与鸿传,电线音驰万里天。两地语言传顷刻,胜于羽箭疾离弦。”这反映出(  )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近代通讯技术传入中国 C.市民衣食住行的西化 D.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技 12.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做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临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材料中使人们“开眼界”指的是(  ) A.报纸 B.广播 C.电影 D.电视 13.1964年,中国西部的戈壁上空腾起巨大的蘑菇云,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声东方巨响的背后有一个传奇的名字 ——程开甲。“这声东方巨响”的最大意义是(  ) A.使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打破了西方核讹诈和核垄断的局面 C.提升了中国的国防实力和国际地位 D.增加了中国与苏联谈判的话语权 14.中国著名女药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的屠呦呦,以“文化大革命”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就获奖引起人们深深的思考。下列新中国科技成就与以上成就属于同一时期的是(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 C.袁隆平选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D.“神舟5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15.“飞天”是中国人由来已久的梦想。如图照片摄于21世纪初,图中的人们无比兴奋。他们在欢庆中国(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