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 杜甫

新婚别赏析 第一部分,从“兔丝附蓬麻”到“何以拜姑嫜”,主要是写新娘子诉说自己的不幸命运。第二部分,从“父母养我时”到“形势反苍黄”。新娘子把话题由自身进一步落到丈夫身上了。第三部分,是从“勿为新婚念”到“与君永相望”。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是全诗的总结 有哀怨,有伤感,但主要意思还是鼓励丈夫,所以才说出“人事多错迕”,好象有点人不如鸟,但立即又振作起来,说出了“与君永相望”这样含情无限的话,用生死不渝的爱情来坚定丈夫的斗志。 这是一首叙事诗。撷取“暮婚晨乃别”的新娘和新郎告别的情景。诗人着意刻画的是新娘的心理状态,又通过言语表现出来。惋惜离别太匆忙,想随他到军营,又怕影响军队士气;有说不完的话,又担心会扰乱丈夫的情绪,反过来叮嘱他“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最后向丈夫表白,“与君永相望”。塑造出一位以国事为重而又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年轻妻子的形象。诗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也可看出广大人民希望平息战乱的愿望。 《新婚别》是一首高度思想性和完美艺术性结合的作品。运用大胆的浪漫的艺术虚构,实际上不可能去偷听新娘新郎私房话。在新娘身上倾注了浪漫主义理想色彩。主人公形象有血有肉,通过曲折剧烈的痛苦的内心斗争,最后毅然勉励丈夫“努力事戎行”,表现战争环境中人物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丝毫不感到勉强和抽象,而觉得非常自然,符合事件和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并且深受感染。 五、杜甫的影响 杜甫思想情操的影响似乎比其诗风的影响更大。他心系国家安危,同情生民疾苦,愿以自身下地狱来拯救苍生的精神,为历代知识分子所景仰,在士人人格形成上的影响非常之大。 蜀 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咏叹诸葛亮病死军中功业未成的历史不幸。诸葛亮的悲剧性结局是一曲生命的赞歌,他以行动实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使这位古代杰出政治家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产生催人奋发的力量。 诗分两部分,前四句凭吊丞相祠堂,从景物描写中感怀现实,透露出诗人忧国忧民之心;后四句咏叹丞相才德,从历史追忆中缅怀先贤,蕴含着诗人对祖国命运的许多期盼与憧憬。 全诗蕴藉深厚,寄托遥深,造成深沉悲凉的意境。艺术表现上,设问自答,以实写虚,情景交融,叙议结合,使人一唱三叹,余味不绝。称杜诗“沉郁顿挫”,《蜀相》就是典型代表。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768年,出蜀,经江陵入湘到岳州。 洞庭湖气象万千,雄伟壮阔。“坼”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洞庭湖磅礴气势。“浮”字具有鲜明动态感,洞庭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这两句描绘洞庭气象的诗,成了千古绝唱,为历代诗人和诗论家叹服。孟浩然也曾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诗句来描写洞庭湖的壮阔。 亲朋音讯阻绝,老病孤舟为伴,一“无”一“有”,曰“一”曰“孤”,感情色彩浓厚,炼字遣词十分精确。此时已57岁的杜甫,年老多病,飘零无依,晚景凄凉。在广阔无垠的天地中,诗人倍觉自己的孤单,联想起走过的漫长的人生道路和经历的种种艰辛,更感到悲哀,肝肠欲裂。这其间包含了诗人对往事痛苦的追忆过程。 在尾联,诗人从个人推及国家,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外族侵扰,藩镇割据,民不聊生,怎不令诗人牵肠挂肚?就在这一年八月,吐蕃进犯,京师戒严,边陲屯兵,战事频繁。同年六月,幽州兵马使朱希彩等作乱,杀死节度使李怀仙,自称留后,逼迫朝廷认可。这就是所谓“戎马关山北”的史实。 诗人想到这里,不禁老泪纵横。有对亲戚朋友的眷念,有年老孤独的悲伤,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也有无以报国的自悼。最后这一联,诗人由个人扩展到国家。“戎马关山北”五字,体现出诗人胸中装有黎民社稷,襟怀无比宽广,与洞庭湖的阔大壮伟的气象达到和谐统一,使情感与景物相得益彰。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770年杜甫流落长沙时作。妙在通过对比,写出了诗人今昔盛衰之感、凄凉流落之叹,表现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留恋,对今日漂泊的悲伤。前二句写过去,“岐王宅里、崔九堂前”是盛唐象征,但已成遥远的过去。后二句写现在,“落花时节”既有诗人的身世之感,又隐喻着时代之痛。诗写伤痛,偏不流露一字半句的伤感,细加体味,始才觉出。这正是此诗的艺术魅力。 石壕吏 暮投石壕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