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静电纺丝技术制备LaCrO4和LaCrO3
纳米带及其光催化性质
孙 霞 董相廷 王进贤 刘桂霞
长春理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长春130022
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PVP/[La(NO3)3-Cr(NO3)3]复合纳米带,经热处理后得
到LaCrO4纳米带和LaCrO3纳米带.采用TG-DTA,XRD,SEM和EDS等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
表明,PVP/[La(NO3)3-Cr(NO3)3]复合纳米带表面光滑,宽度为(9.1±1.9)μm,厚度约385nm;经600℃
焙烧后得到单斜独居石型LaCrO4纳米带,宽度为(2.5±0.5)μm,厚度约100nm;当焙烧温度为650~800
℃时得到LaCrO3多孔纳米带,属正交晶系,Pbnm空间群,经650℃焙烧后得到的LaCrO3纳米带呈多孔结
构,带宽为(2.4±0.5)μm,厚度约90hm;经800C焙烧后得到的LaCrO3纳米带部分破碎形成LaCrO3纳米
粒子,LaCrO3纳米带宽度约(1.3±0.4)μm,厚度约90nm,LaCrO3纳米粒子粒径约80nm.以罗丹明B为
目标降解物,研究了不同焙烧温度下产物的光催化性能,其中800℃焙烧后得到的样品在紫外光照射下对
罗丹明B的降解效果最好,光照200min后罗丹明B的降解率为94.6%.
静电纺丝;LaCrO4;LaCrO3;纳米带;光催化
O614.32;TB34 A 0251-0790(2011)10-2262-06
2010-12-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重大项目 (批准号20060504)、教育部科学技
术研究重点项目 (批准号:207026)、长春市科技计划项目 (批准号:2007045)和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批准号:
2007-45,2005109)资助.
董相廷,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纳米材料研究.E-mail:dongxiangting888@
1个小放热峰,
存在,其中
丹明B的吸光
@@[1] DengF.J.,ZhouX.L.,MaJ.J.,JiangC.R.,MengG.Y.,LiuX.Q..JournalofRareEarths[J],2009,27(2):227-230
@@[2] ChenY.H.,LuX.Y.,DingY.Z.,LiuX.Q.,MengG.Y..JournalofRareEarths[J],2010,28(1):153-157
@@[3]PatrickH.T.N.,NaoufalB..JournalofSolidStateChemistry[J],2009,182(4):849-854
@@[4]FengZ.J.,ZengC.L..JournalofPowerSources[J],2010,195(13):4242-4246
@@[5] DengG.,ChenY.G.,TaoM.D.,WuC.L.,ShenX.Q.,YangH.,LiuM..ElectrochimicaActa[J],2010,55(3):884-
886
@@[6]WeiX.,PaulH.,RenatoF.,MatthiasT.,AnkeW.,DavideF..AppliedCatalysisB:Environmental[J],2010,94(1/2):27-
37
@@[7]ChristopherJ.,RandallG.,NinaO..Composites:PartB[J],2004,35:167-172
@@[8]LIJing(李静),LISheng-Li(李胜利),LIUWei-Ming(刘伟明),WANGXiao(王笑).J.Chin.Soc.RareEarths(中国稀土学报)
[J],2007,25(1):45-50
@@[9] RidaK.,BenabbasA.,BouremmadF.,Pe(n)aM.A.,SastreE.,Martínez-AriasA..AppliedCatalysisA:General[J],200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新技术企业社会资本及技术创新行为的关系研究.pdf
- 高新区产业集群低碳技术选择现状和对策研究——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131”产业集群为例.pdf
- 高性能计算集群的建立和管理.pdf
- 高邮湖管理成效及发展方向研究.pdf
- 高职高专类院校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美容解剖学》教学研究及改革.pdf
- 高职管理类“素质+能力+就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实践.pdf
- 高职管理类学生专业能力考评体系研究及实践.pdf
-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pdf
- 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分阶段顶岗实习模式的探索及实践.pdf
- 高职园艺技术专业“4+1”工学交替教学改革探索及实践.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