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1.2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下1.2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自学目标 1、知道隋朝灭亡的时间、短命的主要原因和亡国之君。 2、掌握唐朝建立三要素(时间、人物、都城)。 3、了解李世民是如何当上皇帝的,记住其称帝时间、年号。 4、掌握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和表现,记住贞观年间的名臣。(重点) 5、知道有关武则天的基本史实(统治措施是重点)。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①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认识到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统治才能巩固。 ②他善于用人和重视纳谏,贞观时期,名相名将辈出,如“房谋杜断”的房玄龄和杜如晦,敢于直言的魏征等。 唐太宗实行比较开明的政策,既维护了统治,又使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出现了贞观之治的治世局面,为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奠定了基础,不愧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这个女人不寻常 武,名曌,曾自称”则天大圣皇帝” 624年生—705年死 14岁入宫 655—684年当皇后(28年),684—690年当皇太后(6年),690—705年当皇帝(15年) 大儿子李弘 太子病死 二儿子李贤 后立为太子,自杀 三儿子李显 唐中宗 后被废 四儿子李旦 唐睿宗 后被废 对于武则天,历来褒贬不一,毛泽东评价“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郭沫若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其含义是赞扬武则天发展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又为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 但她为打击政敌,任用酷吏,屡行文字狱。晚年豪奢专断。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形容的是哪个皇帝的统治[????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玄宗 D.武则天 * 唐太宗 武则天 第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隋的暴政是导致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一、隋亡唐兴 1、隋朝的灭亡 暴君隋炀帝 2、唐朝的建立 时 间: 618年 建立者:李渊 (唐高祖) 都 城:长安 指唐高祖李渊次子与长子李建成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政变。626年6月4日,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人,埋伏在玄武门,这是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世民弟)上朝必经之地。李世民赶上去打招呼,假装喊他俩一同上朝。李元吉一看走不掉了,拿起弓来,嗖的一声,向李世民射了一箭。但是由于心里害怕,弓拉不满,连发三箭,都没有射到李世民身边。李世民的第一个目标是李建成,一箭就把他射死了。李元吉也被尉迟敬德射中一箭,掉下马来。他顾不得箭伤,爬起来就跑。李世民在后面紧追不放,追到树林之中,不料被树枝挂住,掉下马来。李元吉趁机赶过来,夺了李世民的弓,就要下毒手。恰在这是,尉迟敬德赶来,一箭射死李元吉。这就是“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公元626-649年在位,年号“贞观”。 二、贞观之治 1、唐太宗即位 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 2、贞观之治 1)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 a、吸取隋亡教训。 b、善用贤才。 c、善于纳谏。 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 “(太宗)尝临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cú)逝,遂亡一镜矣”。 ——《旧唐书》卷七一《魏征传》 魏征 魏 征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 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魏征 房玄龄(579-648),博览经史,工书善文,18岁中进士。隋末大乱,李渊率兵入关,玄龄于渭北投李世民,他和杜如晦是秦王最得力的谋士。他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 贞观前,他协助李世民经营四方,削平群雄,夺取皇位。李世民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贞观中,他辅佐太宗,总领百司,掌政务达20年;善于用人,不问贵贱;恪守职责,不自居功。 杜如晦(585~630),唐代名相。年轻时爱读书,喜谈文史。如晦为相时,正值唐朝新建不久。他与房玄龄共掌朝政,典章制度皆两人所定。每在太宗前议事,玄龄说:非如晦不能决。如晦亦能尊重玄龄之策。时称如晦长于断,玄龄善于谋,故有“房谋杜断”之说。两人配合默契,同心辅佐太宗,后世论唐代良相,首推“房、杜”。 长 孙 无 忌 李世民手下猛将有程咬金、李靖、秦叔宝等。十八学士有多谋善断的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 秦叔宝 杜 如 晦 李 靖 程 咬 金 2)“贞观之治”的表现 唐太宗统治期间,君明臣贤,励精图治,农民负担较轻,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社会祥和安定,国力增强。所以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奠定“贞观之治”的两大基石 1.善用贤才 2.善于纳谏 你对唐太宗的初步印象是什么? 昭陵全景 昭陵是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