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亲属法(汇总
亲 属 法 第一讲 导论 第二讲 结婚 第三讲 夫妻关系 第四讲 亲子关系 第五讲 收养 第六讲 监护 第七讲 离婚 第八讲 继承 第一讲 导论 —亲属法概述 1、爸爸的老婆 2、妈妈的哥哥的孙子 3、爸爸的弟弟的儿子的老婆 问:以上这些人是否是“我”的亲属?亲属的远近怎么判断?哪个更亲? 第一部分 亲属 一、亲属的概念 亲属是指人们基于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而形成的社会关系。P2 二、分类 以将亲属关系的发生原因为依据,可将亲属分为配偶、血亲和姻亲。 (一)配偶 P50 配偶即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与妻互为配偶。 关于是否将配偶作为亲属的类别之一,世界各国有不同的立法例,传统的亲属法学中也有否定说和肯定说两种不同的见解。 我国历代礼制和法律均认为配偶是亲属,我国现行法律无亲属种类的概括性规定,但从相关法律来看,配偶不仅是亲属而且是在亲属关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近亲属。 (二)血亲 P51 血亲是指相互间具有血缘关系的亲属。 (原来血亲仅指生物学意义上的血亲,即自然血亲,现在血亲关系还包括因法律拟制而创设的亲属关系,称为拟制血亲或准血亲。) 1、自然血亲 自然血亲在血缘上具有同源关系,他们是同一祖先的后裔,是被血缘纽带联结在一起的亲属。 2、拟制血亲 拟制血亲是指相互之间本无该种血亲应当具有的血缘关系,但法律确认其与该种血亲具有相同的权利义务的亲属。 (三)姻亲 P52 姻亲指的是以婚姻为中介而形成的亲属关系,但配偶本身是除外的。 1、血亲的配偶。 2、配偶的血亲。 3、配偶的血亲的配偶。 *4、血亲的配偶的血亲 三、亲系和亲等 (一)亲系 亲系指的是亲属间的联络系统,这种联络系统的载体是客观存在的血缘联系。 1、直系亲和旁系亲 ①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 ②直系姻亲和旁系姻亲 2、父系亲和母系亲 3、男系亲和女系亲 *行辈 (二)亲等与计算方法 1、亲等即亲属的等级,是计算亲属关系亲属远近的基本单位。 2、计算方法 ①罗马法的亲等计算法 A、直系血亲的计算规则 B、旁系血亲的计算规则(相加) ②寺院法的亲等计算法 A、直系血亲的计算规则(同罗马法) B、旁系血亲的计算规则(不相加,算多的) ③我国的计算方法 A、直系血亲的计算规则(计算己身在内) B、旁系血亲的计算规则(同寺院法) 第二部分 亲属法 一、亲属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P16 (一)概念 亲属法是规定亲属身份关系的发生、变更和终止,以及基于上述身份关系而产生的权利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二)调整对象 亲属法所调整的对象为法定的亲属关系,包括法定亲属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1、亲属人身关系 2、亲属财产关系(*与其他民事法律所调整的财产关系的区别P22-P23) 二、亲属法的特点 1、亲属法在适用上具有极大的广泛性。 2、亲属法在内容上具有鲜明的伦理性。 3、亲属法具有强烈的民族传统特色。 4、亲属法中的规定多为强行性规定。 具体内容见P23-P26 三、亲属法的渊源 (一)宪法和法律 (二)行政法规和规章 (三)地方性法规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变通规定 (四)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 (五)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 四、亲属法的原则P31-P47 我国现行《婚姻法》起着亲属法基本法的作用,因此,《婚姻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可以看作是亲属法的基本原则。 《婚姻法》第2条、第3条、第4条规定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亲属法的基本原则。 《婚姻法》相关规定: 《婚姻法》第2条:“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 实行计划生育。” 《婚姻法》第4条:“夫妻应当相互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婚姻法》第3条:“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一)《婚姻法》第2条 “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 实行计划生育。” 1、婚姻自由原则。 2、一夫一妻原则。 3、男女平等原则。 4、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原则。 5、计划生育原则。 (二)《婚姻法》第4条 “夫妻应当相互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危害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1、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2001年修订时增设)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