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专题《声情并茂》课件+(33张).ppt

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专题《声情并茂》课件+(33张).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专题《声情并茂》课件(33张)

唐诗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1、初唐,指唐帝国建立至玄宗开元中。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 2、盛唐,指开元到代宗大历这个时期。 “王孟”、“高岑”、王昌龄、“李杜” 3、中唐,指大历至文宗太和的50多年间。 白居易、“韩柳”、孟郊、贾岛、刘禹锡、李贺 4、晚唐,即由太和至唐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WSH 第二课 千言万语总关“音” 声情并茂 ——押韵与平仄 学习重点: 1、了解基本的押韵、平仄知识。 2、进一步认识汉语的特点和掌握汉语的发音。 工具箱 诗歌 新诗(现代诗歌) 旧诗(古典诗歌) 古体诗(古诗 古风) 近体诗 (格律诗) 律诗 绝句 词曲 五言 七言 五言 七言 唐诗发展概况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1、古代诗歌分“古诗”(古体诗)、“近体诗”、“词曲” 三类,近体诗又有 “律诗” 、“绝句”之分,本诗八句,每句五字,是五言律诗。 2、律诗每首四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3、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4、凡双数句都必须押韵(首句可压可不压)一般压平声韵,一韵到底,不可换韵。如本诗的“秋”、“流”、“舟”、“留”。 5、每句各字的平仄有严格要求,特别是2、4、6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 首联 颔联 对仗 颈联 对仗 尾联 学习近体诗形式特点 1、什么叫押韵 注意: 押韵的“韵”与韵母的不同 押韵的“韵”与“韵母”不完全相同,凡韵腹相同或相近的(如果有韵尾,韵尾也要相同),都属于同一个“韵”。就是说韵头可以不管,只要韵腹、韵尾相同都算同一个韵。 2、什么叫“合辙”? 戏曲界习惯上把戏曲唱词中的“韵”叫做“辙”。合辙指的就是押韵。 3、绝句和律诗的押韵 (tái) (zāi) (lái)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常扫净无苔, 花木成蹊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意:绝句一般第三句不押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 送魏大将军 (唐)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将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诗中“戎”“雄”“中”“功”同韵且均为平声字,全诗偶数句入韵。 注意:第1句可押可不押,若不押则限用仄声字;第2、4、6、8句一定要押,平声韵;其它奇数句最后一字限用仄声字。 4、什么叫平仄? “平”就是平声(包括阴平、阳平) “仄”就包括上、去、入三声。 作用: 平仄两声在诗歌中交错出现,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达到“和谐”的音韵效果。 注意:没有平仄限制的诗不能称做近体诗或格律诗,平仄是近体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 5、诗歌的平仄格式 一、平仄声古代和现代是不同的。 二、平仄在句内须交替相间。 以五言为例: 凡第一个节奏用“平平”,则第二个节奏必须用“仄仄”,第三个节奏又要用“平”, 反之,第一个节奏用“仄仄”第二个节奏必须用“平平”,第三个节奏就要用“仄”。 “1、3、5不论,2、4、6分明” 注: 第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 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 第七字也是要求分明的。 对仗 对仗就是对偶。 律诗中比较严格: 字数相等,字义、词类、平仄都相对。 对仗类型 1、工对 词类相同,词意同类。 例: 晓 战 随 金 鼓, 宵 眠 抱 玉 鞍。 2、宽对 词性同类相对。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3、借对 一个词有两个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来与另一词相为对仗,这叫借对。 如杜甫《曲江》诗: 借债寻常行处有, 人生七十古来稀。 “寻常”: 1“平常”,副词 2“八尺为寻,倍寻为常”,数量词。 “寻常”对数词 “七十”,用的是它本来具有的数量方面的含义,而诗中用的却是它副词方面的意义。这就是“借义对”。 4、流水对 前后两句意义相连。 例: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诗歌排序”练习 第一步,“韵脚” (如有五个韵脚,意味着全诗首句入韵) 第二步,八句诗组成四“联”。 第三步,平仄规则(对句句尾字为平声字),确定出句和对句的顺序 第四步,对仗两联:“颔联”或“颈联”。 第五步,依据诗歌内容,排出顺序,并检验格律。 小试身手 一、 ①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②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古体诗) ③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