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休闲旅游1-概论
5、旅游购物设施 《英国历史城镇论坛》研究零售与购物发现: ?的游客在游览景点过程中都有购物行为,…不仅购买预料中的点心、饮料和纪念品,而且购买服装、鞋袜、文具和书籍。 城镇整体环境质量对旅游业和零售业影响重要。 80%以上游客认为零售组合和城市整体环境是目的地最重要的吸引因素。 区分有意购物和有意旅游休闲购物的参考标准 1、游客的行为特征 旅途距离:长短 逗留天数:短还是没有计划 逗留时间:一天内几小时、一晚上还是一整天 活动类型:闲逛、有意购物、喝饮料、就餐、各种休闲活动、文化活动、观光 支出项目:商品,包括纪念品、饮料、就餐、休闲设施门票费 2、环境的功能特征 有各种零售商店、百货商店、餐饮设施、休闲设施、旅游景点设施的空间聚集程度 停车空间、交通便利 沿街零售活动、露天场所行人优先 1、游客的行为特征 2、环境的功能特征 3、环境质量 4、环境的友好程度 3、环境质量 地方形象、休闲环境、街上商品陈列情况、街上音乐人士和艺术家表演 休闲活动期间的可进入性,包括周末和晚上 审美价值、形象保持、安全性 大楼、街道、商店、橱窗、标牌、灯光的建筑设施 社会效应价值、露天场所的氛围 充满活力、娱乐氛围、令人惊喜 4、环境的友好程度 社会的、视觉的、自然的 环境的适应性、信息、符号系统 城市休闲购物环境建设措施 设立步行区 加强停车问题的管理,推行泊车换车制,改善交通,提高便利性 根据鲜明的主题,对目的地进行宣传营销,通常利用城市的历史文化景观 投资建设新的购物长廊,美化外观,优化布局,提高设计水平,增强吸引力。 旅游休闲购物者所认为的休闲购物城市重要吸引因素 城镇干净整洁 步行区/人行道维护良好 有河流、公园等自然景观 建筑设计与店铺门面 沿街设施(座位和地面) 城镇中心活动(如室外市场与现场娱乐表演) 6、辅助要素 交通状况 基础设施 路标路牌 公共设施一般必须有较好的可达性,因而必然集中于人口密度高的地区。而且,绝大部分公共设施提供的服务是一般性的,对游憩资源没有特殊的要求,又不必为争夺有限的市场而相互竞争,而竞争则可能导致分散布局。私人设施多以一定的基本类型为基础。宿营地和乡村俱乐部多布置在开阔地或其附近;其顾客对距离并不很敏感,至少从已经研究的事例来看是如此。因而它们倾向于在此区域内均匀分布。水上设施,狩猎或钓鱼俱乐部,由于与水体或陆地栖居环境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因而集中分布在这些资源较丰富的地区附近。 五、休闲研究的问题 1、资源位于什么地方? 2、人们利用这些资源或设施的难易程度?旅游花费?制约因素? 3、需要提供什么样的新设施或新资源?优先提供什么?谁买单? 4、休闲偏好的区域差异?为什么存在差异? 克兰德的动机清单 1 享受大自然,逃离现代文明 10.认可,身份 2 逃离日常事务和责任 11 社会权力的显示 3 锻炼身体 12 利他主义 4 创造性 13 寻求刺激 5 放松 14 自我实现(反馈自我提高能力利用) 6 接触社会 15 成就感,挑战与竞争 7 接触新朋友 16 打发时间,消除无聊 8 接触异性 17 理性审美 9 家庭接触 休闲动机 外部力量对动机的影响 潜在需求 潜在需求 为获得解决方案所做的努力 推动 压力 已知需求 解决方案潜在需求 满足需求 动机 图. 外部力量对动机的影响 Tillman的个体休闲需求 追求新鲜体验 放松、逃离和幻想 认可与身份 安全(免遭饥渴或痛苦) 支配欲(控制自身环境) 社会反应与相互作用(与他人发生相互关系) 心理活动(感知与理解) 创造性 必须的需要 生理活动和健康需要 旅游者行为理论参考书 1、刘纯.旅游者行为与旅游业组织行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克里斯·库珀等编,张俐俐等译:《旅游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旅游认知图 ●感觉是人们解读接收到的各种刺激。 ●知觉是在感觉基础上,对感觉材料综合整理,从而形成对客观事物总体印象的认识。 ●旅游认知图是旅游者对旅游环境空间的学习的心理过程及其结果——呈现形式。特点: ① 认知的环境对象是旅游目的地、旅游吸引物及旅游体验。 ② 认知过程可以发生在旅游前、旅游中、旅游后。 ③ 建立在对信息的主动搜索、主动参与和主动思考基础上。 (认知学习理论) ④ 所认知的世界因为个体心智差异,与客观存在的真实世界之间有一段距离,而行为往往是由此引起的。 第三、旅游体验行为的社会学解释 1、“仪式”论 2、“中心” 论 “仪式”论 社会学家MacCannell认为旅游者是现代世俗世界中对旅游吸引物进行朝拜的朝圣者。就像传统的宗教信徒对圣地的朝拜一样。旅游是人们追求“真实”的世俗的朝圣,因为真实性在旅游者自己的世界中缺失,旅游者才渴望前往“异地” 找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