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美的汉字宏丽定稿2015.11.8
“六书”概说 许慎《说文解字·叙》云:“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二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汉字的构造 汉字是一个庞大的家庭,其中有不少的字是我们的祖先根据事物的样子描绘出来的,实际上也就是较简单的图画,这类字叫象形字。象形字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 比如我们现在用的“日”字,最初就是根据太阳的形状,写作“⊙”,以后慢慢地发展,才写作今天的“日”。 指事 指事字是一种抽象的造字方法,也就是当没有、或不方便用 具体形象画出来时,就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表示,例如「上」、「下 」、「凶」……等等。 「上」、「下」两个字是用横线「一」为界, 在横线上用一点或较短的短线指出上方的位置,写成「︶」,也就是 「上」字;而在横线上面画符号为「⌒」,则是「下」字。 「凶」字 是指地上有一个深坑,走路的人没看见而踏空掉进坑里,「ㄩ」代表 深坑,中间的「×」符号就是象征掉下坑的那种惊吓的感觉和危险的情形。 指事字 朱、本、末、未、刃、中、 回、寸、天、左、右、立、 王、皮、上、下、旦、白、 甘…… 特点:多为抽象事物,而无具体形象可画,所以往往在象形字上加上象征性符号来表示。 三.会意字 许慎说:“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huī ,武信是也。” 武 信 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表达一个新的意义造字。 同体会意字 异体会意字 联义会意字 组形会意字 泪 劣 尖 歪 步 林 从 鬥 膻 逐 牧 莫 寇 寒 会意 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用会意法造出的字是会意字。 如:休、牧、从、比、步、益、采、炙、囚…… 会意字 兵、看、集、伙、尘、双、轰 秉、初、伐、戍、休、告、哭 步、品、难、林、信、劣、卡 忐、忑、舀、甭、孬、歪、终 泪、既、即、几、祭、解、鲜 益、友、匠、淼、磊、森…… 特点: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或指事字组合而成,用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 形声字 左形右声:梭、蝗、河、惜、胸、材 江、证、骑、秋…… 左声右形:攻、颂、削、剥、瓢、故 鹉、雌、期、顶、欣…… 上声下形:架、裳、慈、斧、贡、 忿、膏、凳、煎、盲… 内形外声:问、闻、闷、辩、辫、 班、斑 内声外形:固、阔、阁、围、阀、 近、圆、匾、衷、裹、病、府 上形下声:管、露、爸、芳、崖、宵 界、晨、草、宇、花…… 据统计,在殷周的甲骨文和金文里,形声字只占20%左右,到了东汉,《说文解字》里的形声字已 有近7700个,占82%强,而在现行汉字中,形声字已占90%以上。形声字大量增加,成为汉字 发展的主流。 汉字,你是情,书写着喜怒哀乐; 汉字,你是魂,让我们血脉相连; 汉字,你是根,给了我们挺立的脊梁; 汉字,你是源,涵养着龙的情怀。 汉字,从远古走来,蕴含着无穷的智慧; 汉字,正向世界走去,澎湃着炎黄的血脉。 让我们沿着汉字铺就的古道继续去探访我们的文化,品读我们历史,触摸我们民族的灵魂。 (1)劳动创造说 关于汉字的起源,古代文献上有多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 汉字的起源 汉字的起源 (2)仓颉造字说 先秦典籍中记载,汉字是黄帝史官仓颉创造的。如《荀子·解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 《淮南子·本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仓颉与鸟迹书 原名候冈颉,后赐姓 “倉” 陕西白水仓颉墓 劳动创造说 汉字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是在有声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 汉字的历史如果从殷商甲骨文算起,曾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楷书等几个主要发展阶段。 甲骨文 金 文 篆 书 隶 书 楷 书 1.甲骨文: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骨和兽骨上的文字,主要用于占卜,应用在商代后期。象形程度高,字形的方向相当不固定。 2.金文: 金文是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主要应用在商代后期和西周时期。金文的象形程度仍然比较高,但同时也有了线条化、平直化的趋势。线条化是指粗笔变细、方形圆形的团块变为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