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公开课明月几时有.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开课明月几时有

上阕:是写景想象,写见月思念君,有所企盼又万分无奈,而欲超越现实超越自我的内心矛盾。 下阕:着重写睹月思人,抒写对弟弟苏辙的深切怀念,写得惋恻缠绵而又富于理趣。在词的最后一句,作者以超迈豁达的心情表达了对弟弟的祝愿:但愿我们都能健康常在,几时远隔千里,却也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光。 明 月 几 时 有 水调歌头 苏轼 制作: 郭志炜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昔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高处不胜寒 又恐琼楼玉宇 起舞弄清影 何似再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时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词是唐时兴起、宋代盛行的一种诗歌形式,由于它可以配乐歌唱,亦称乐府、曲子词;而且它句式长短不齐,故称长短句;另外它还被称为诗余。词都有词牌名,常见的词牌有:念奴娇、如梦令、 一剪梅、卜算子、天净沙 等 。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 人,宋代杰出的文学家。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此词苏轼时任密州太守,政治失意,苏轼兄弟情谊深厚,他与苏辙在颍州分别后已有七年不见了。但无缘相会。时值中秋,苏轼赋词怀之。 作者简介: 苏轼 朗读训练 朗读诗词速度要慢一些,一边读一边品味,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自己头脑中浮现出来。另外也要划分节奏,韵脚要读出延长音。如: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一 读 根据注释,疏通文句。 思考讨论 思考讨论 1、 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了什么? 上阕: 下阕: 望月(写景) 怀人(抒情) 思考讨论 二读 精读课文 1.如何理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如何理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饮酒赏月,百无聊赖。何以为寄,指月问天?虚托天上宫阙,实是挂念朝政,不甘心寂寥,仍希望被朝廷复用。 此句源于李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酒一问之。” 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搂玉宇,高处不胜寒”,表达了词人怎样的 心理? 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搂玉宇,高处不胜寒”,表达了词人怎样的 心理? ——对现实不满,无法排解内心的困惑,词人便想乘风飞往月宫去,但又担心在高寒的月宫自己难以承受。这就流露出词人“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 出世:超脱人世,摆脱世事的束缚 入世:投身社会,积极参与 社会政治 3. 出世和入世哪种思想占了上风?证据是什么? 3. 出世和入世哪种思想占了上风?证据是什么? 入世占了上风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既然月宫(朝廷)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民间),为密州百姓办实事。这说明苏轼愿意在人间为国家出力,这显现苏轼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壮志难酬,何不自安?从心所欲,豁然达观。 4、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4、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月华照人,别生恨意。子由安在?反侧难寝。 5、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各体现了词人的什么感情? 5、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各体现了词人的什么感情? “月圆人不圆”的遗憾之情 和“千里共婵娟”的美好心愿。 6、找出词中蕴涵人生哲理与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 6、找出词中蕴涵人生哲理与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 蕴涵了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作如明月的阴晴圆缺,非人力所能左右。 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这是关于祝福流传千古的名句。 6、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 人生态度? 6、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 人生态度? 作者在词中问天,实际是在问人生,抒发对人生的感慨。先是因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无法排遣而向青天发难,进而自慰、释然,语气愈加旷达,感情也进一步升华为对天下之人的美好祝愿,对生活的信心也更坚定。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