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厨房中的化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厨房中的化学

第一节? 生活美的要素——色、香、味 第二节 调味品 ⒄杀鱼前2小时在养鱼水中加几汤匙醋容易去鳞 ⒅先喝一杯加醋的温开水,途中会舒服得多(爱 晕车的人) ⒆醋可消肿止痒(防治蚊子、臭虫叮咬)。 ⒇洗澡水中加点醋,浴后会感到肌肉轻松,身体 舒服,还有消除疲劳、美容护肤的作用。 食品的保鲜fresh-keeping主要采取低温条件。 食品的保存还可用以下几种方法: ⒈盐渍法 ⒉糖渍法(酸渍法) ⒊干燥法 ⒋真空法 The end! 国色天香——牡丹 傲霜斗寒争春华——菊花 香艳迷人——玫瑰 花中君子—荷花 芳香馥郁——桂花 一树独先天下春——梅花 香气清雅——茉莉花 香溢白洁的——玉兰 蔷薇花 郁金香 马蹄莲 葵花 兰花 玫瑰 甜、酸、咸、苦四种味道和香气及质地协调时,感 觉到可口的鲜味,在英语中没有恰好一致的词汇,鲜味 用delicious taste,鲜味与氨基酸、肽、甜菜碱、核苷酸、胱胺酸、有机碱、有机酸等有关。 产生鲜味的食品有哪些?: 6. 鲜味 食用肉类、鱼肉类、蟹、虾、乌贼、章鱼、贝类、 海带、蔬菜、水果、香菇汁、酱、酱油等。 ●味精Monosodium glutamate ①化学名称谷氨酸钠,易溶于水,在3000倍的水中, 也有鲜味。 ②与食盐共存时(1%食盐+1%×10~20%味精,鲜 味增加5~10倍,食盐有助鲜作用)。 ③pH6最好,pH3.2最低,pH>7鲜味消失,味精不宜 在含有酸碱或小苏打的食物中起作用。 ④在高温或长时间炖煮的情况下,味精不但会失去鲜 味,还 会变成具有毒性和怪味的焦谷氨酸钠。 ⑤防止强光和高温,或暴露于空气。 ⑥使用味精的量不宜太多,<3g/天·人,一般1~2g/天·人 7.腥膻味smelling of fish or mutton 在烹调鱼肉等到食品时,常会产生一些腥膻味,严重影响食欲和营养。产生腥膻味的食物一般为有机化合物,是由于细菌作用,从蛋白质或氨基酸分解出的,大多是有碱性,如胺类氨气,含氮杂环化合物,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热稳定性差,分解温度低,能被其它的物质吸附有一定的溶解性,根据这些性质选择不同的方法区别对待: (1)中和法 酸+碱=无腥味的盐 HAc + (CH3)3N = H(CH3)3NAc 海鱼 有些异味物质有一定的水溶性,我们可以用水来作溶液剂去除,烹调中常用出水和焯水的方法除去血污和部分水溶性异味物质。 (3)用辛香料法 ①香气较淡的香料: ②剌激性的香料: ③芳香族类的辛香料: (2)溶剂法 酒精是很好的挥发性溶剂,能溶解较多的异味物 质,同时在加热过程中随酒精一起挥发而去除,乙醇 还能与某些挥发性的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有香气的 酯,所以酒不仅能去除腥味,还能增香。 胡椒、花椒、辣椒; 葱、蒜、洋葱; 桂皮、生姜、八角、丁香; ⒌加热分解法 腥味物质的沸点比较低,有的腥味物质可通过加热 的方法可以去除,尤其是低分子的异味物质。 (4)吸附法 如烧煮牛羊肉时,可选含淀粉纤维较多的辅料, 如绿豆、萝卜、芹菜等放在一起烧煮,利用淀粉纤 维的吸附性使腥膻味除去. 第二节 调味品 Condiment 、Sauce 一、调味品的种类、味道、和使用方法 咸味:盐、酱油、酱、腐乳 甜味:糖 鲜味:味精、虾子 酸味:醋、醋精、柠檬 辣味:辣椒、辣酱、胡椒、咖喱粉 香味:酒、花椒、大料、桂皮、桂花、葱、姜、香油 苦味:肉桂、豆蔻、砂红、三七、陈皮 碱味:小苏打 基本调味:原料下锅之前油、姜、椒 正式调味:加热过程中盐、醋、蒜、葱 辅助调味:出锅时味精、糖 调味品 ⒈姜ginger : 生姜的用途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它不仅 是许多菜肴中不可缺少的香辣调味品, 在炖、焖、煨、烧、煮扒等烹调方法中经常使 用,而且有着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尤其是在寒冷 季节,生姜还有其独特的散寒祛邪的功能。 二、姜 ginger、葱shallot、蒜garlic的使用 ⑴调料 有四大功能:混煮、兑汁、蘸食、浸渍返鲜 ⑵成份、机理 生姜内含氨基酸、挥发油、辣椒素(姜辣素)、 味辛性温,散寒,止呕吐等作用。 ⑶保健名谚 (谚语adage): “十月生姜小人参” “上床萝卜下床姜” “早上三片姜,赛过吃参汤” “一杯茶,一片姜,驱寒健胃是良方” “冬吃萝卜夏吃姜,胜过医生开药方” ①姜辣素能剌激舌头上的味觉神经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