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选修-11.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自主学习 1.什么是放电现象? 2.放电现象有哪几种? 3雷电是怎么产生的?避雷针的原理 4静电有哪些危害?生活中哪些例子是应用和防止静电的? 静电危害及控制 静电力的不良后果 电视机的荧屏表面容易吸附灰尘,使图像的清晰度和亮度下降。 混纺衣服上常出现不易拍掉的灰尘。 印刷厂里,纸页之间因静电而粘合,给印刷带来不便。 制药厂时,因静电吸引尘埃,使药品达不到标准纯度。 1.为了防止静电的危害,应尽快把产生的静电导走,下面措施中不是防止静电危害的是( ) A.油 灌车后面装一条拖地的铁链 B.电工钳柄上套有绝缘的胶套 C.飞机轮胎上装搭地线 D.印刷车间中保持适当的湿度 2.遭遇雷雨天气,应谨防雷电。下面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 A.外出时,可以在孤立的高大建筑物和大树下避雨 B.如果是在旷野,应立即蹲下,以免成为雷电的袭击目标 C.遭遇雷雨天气也可以在户外打手机 D.在室内,如果听到打雷,应马上关上门窗,以防雷电进屋 3.下列关于静电除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进入除尘器后,烟雾中的颗粒 被强电场电离而带正电,颗粒向电源负极运动 B.除尘器中的空气被电离,烟雾颗粒吸附电子而带负电,颗粒向电源正极运动 C.烟雾颗粒带电后,受到竖直向下的电场力而向下运动 D.烟雾中的颗粒 被强电场粉碎成更小的颗粒,排到大气中人眼看不到 4.避雷针能够避免建筑物被雷击的原因是( ) A.云层中带的电荷被避雷针通过导线导入大地 B.避雷针的尖端向云层放电,中和了云层中的电荷 C.云层与避雷针发生摩擦,避雷针上产生的电荷被导入大地 D.以上说法都不对 * *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一、放电现象 带电物体失去电荷的现象叫做放电 放电现象 火花放电 接地放电 1.火花放电 当电荷在物体上大量积累时,在物体周围会产生很强的电场,强大的电场会想使它们之间的空气瞬间电离,电荷通过电离的空气形成电流.由于电流特别大,产生大量的热,使空气发声发光,产生电火花.这种放电现象叫火花放电。 2、接地放电 地球是良好的导体,如果用导线将带电导体与大地相连,电荷将从带电体流向地球,直到导体带电特别少,可以认为它不再带电。这就是接地放电。 生产中和生活实际中往往要避免电荷的积累,这时接地是一项有效措施。 雷电是发生在大气层中大气或云块在气流作用下产生异性电荷的积累使某处空气被击穿,电荷中和产生强烈的声、光、电并发的一种物理现象,通常是指带电的云层对大地之间,云层与云层之间,云层内部的放电现象。这个放电的过程会产生强烈的闪电和巨大的声响,即人们常说的“电闪雷鸣”。 二、雷电和避雷 闪电的放电电流极大,会使建筑物遭受到严重的损失,这就是雷击,为了避免雷击,人们设计了避雷针。 避雷针:避雷针是针状金属物,装在建筑物的顶端,用粗导线与埋在地下的金属板相连,以保持与大地的良好接触.当带电云层接近时,大地中的异种电荷被吸引到避雷针的尖端,并由于尖端放电而释放到空气中,与云层中的电荷中和,达到避雷的目的. 尖端放电 导体上的静电荷总是分布在表面上而且一般来说是分布不均匀的,导体尖端的电荷特别密集,所以尖端附近空气中的电场特别强,于是产生了尖端放电现象。 避雷针原理 三、静电的应用和防止 应用: 1、静电除尘 2、静电喷漆 3、静电复印 (一)、静电的应用 (1)、静电除尘 静电火花引起的危害 医院手术台上,静电火花会引起麻醉剂爆炸。 煤矿里,静电火花会引起瓦斯爆炸。 在航天工业里,静电放电会干扰航天器的运行,甚至会造成火箭和卫星的发射失败。 在石化工业里,因静电放电引起的事故屡见不鲜。 1、静电的危害性 防止静电危害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尽快地将静电导走,避免越积越多。 对于体内积存静电较多的人,可以通过“输出”的方式将其消耗掉。 在家里洒些水,不便弄湿地板的地方,放置一两盆清水,同样可以达到增加室内空气湿度的目的。室内可用加湿器,摆放花草或在室内饲养观赏鱼。 为避免静电击打,可用小金属器件(如钥匙)、棉抹布等先碰触大门、门把、水龙头、椅背、床栏等消除静电,再用手触及。 生活中防静电小知识 B B B B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