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说(公开课)
* 题目解说: “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它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马说》就是就是谈马、论马,借千里马发起议论。 作者简介: 你了解韩愈吗?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孟州)人,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是“古文运动”倡导者、领袖,主张“文以载道”,反对浮夸文风。“唐宋八大家”之首。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韩愈25岁中进士后,长期得不到任用,他曾三次上书宰相,都没有得到赏识。加上当时政治黑暗,有才之士不受重用。这些都让他感到明主难遇,在这种悲愤心情下,写下了《马说》。 写作背景: 1.朗读课文,掌握文言词汇,理解文中寓意。 2.了解“说”这种文体及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3.领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初读:默读课文(找生词、试节奏) 听读:听读课文(正字音、划节奏) 自读:自读课文(读流畅、悟情感) 齐读:自由朗读(有节奏、有感情) 朗读课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zhǐ pián shí sì sì shí xiàn sì yé dàn cáo lì 疏通文意:第一段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简析文段:第一段 揭示了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 伯乐 千里马 决定性作用 正面提出观点: 反面进行论证: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疏通文意:第二段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简析文段:第二段 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才美不外见” 结果 本段最后用反诘句作结,表达了 对“千里马”遭遇的同情, 对“食马者”无知的谴责。 疏通文意:第三段 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简析文段:第三段 痛斥执策者的愚蠢(点明中心) “其真不知马也”(辛辣讽刺) 本段运用排比修辞,连用三个“不”字,勾勒执策者狂妄无知的形象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一 提出论点 正面提出: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反面论证: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二 从反面论证:指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总析全文: 结果:导致 “才美不外现” 三 痛斥执策者的愚蠢 勾画执策者狂妄无知的形象 作者厉声反诘执策者,表达中心:“其真不知马” 千里马 人才 借伯乐和相马故事提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观点,讽刺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与昏庸,表达作者(痛感“伯乐不常有”)怀才不遇的强烈愤慨和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 伯 乐 慧眼识英才的人士 食马者 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 鉴赏写法: 寄意于物,就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其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 托物言志: 课堂反馈: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横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A、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B、策之不以其道 不足为外人道也 C、其真不知马也 亲旧知其如此 D、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不饱,力不足 C 2、阅读全文,对文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一共用了十一个“不“字,淋漓尽致地揭露了“食马者“的无知与愚妄浅薄。 B、课文题目的“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 C、课文为表现主题所采用的手法是“托物寓意“。 D、课文从结构看是先从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F正谱长城谣声乐正谱钢琴伴奏五线谱子乐谱曲谱艺术歌曲歌谱音乐学院版.pdf
- 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与备案审查制度.pptx VIP
- 2016沪S204 排水管道图集.pdf
- 幼儿园课件:《花匠种花》.pptx
- (高清版)DB43∕T 2748-2023 蒸汽锅炉应急处置导则 .pdf VIP
- DB34T3924-2021水稻抗倒性鉴定方法.pdf
- 2025年焦作师专历年数学试题单招 .pdf VIP
- ISO IEC 22989-2022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ncepts and terminology 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概念与术语.pdf
- 地质灾害与应急调查培训课件.pptx
- 【容联云通讯】全产品介绍材料V1.4.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