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尚书》的语体风格.pdf
2011年11月 学 术 交 流 Nov.,2011
总第212期第11期 Academic SerialNo.212No.11
Exchange
《尚书》的语体风格
朱 岩
(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苏盐城224002)
[摘要]语体是适应不同交际功能、不同题旨情境而形成的运用语言的体系。《尚书》语体
的常规是使用单音节词、使用散句、句不协韵、语义直陈,《尚书》语体的偏离是使用复音节词、使用
整句、部分协韵、使用比喻。在“常规”与“偏离”的对比中,《尚书》简质而不刺板的语体风格得以
形成。
[关键词]《尚书》;语体;文本
【中图分类号]H1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11)ll一0131—05
胡裕树、宗廷虎在《修辞学与语体学》中讲:“语体是适应不同交际功能、不同题旨情境需要而形成
的运用语言的体系。”…王德春在《语体学》中概括了语体的三个本质特征:“(1)一定类型的语境;(2)
与语境相应的语言手段;(3)反映客体的特定方式。”【21这两处表述都强调了语境对语言选择的制约性,
也反映出语体是运用语言的结果。
语体学是现代文体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理论是:语体及其风格(style)是在诸多同义的语言结
构中进行“选择”的结果,语体与文体密不可分,是文体最直接的表现∞。
中国古代文体学中有着类似的思想,曹丕《典论·论文》:“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
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3】‘‘末”是“本”之用,故“能之
者偏”,讲的就是不同的语境中不同“选择”而导致的语体区别。钟嵘《诗品·宋徵士陶潜》日:“宋徵士
陶潜诗……文体省净,殆无长语。”张怀瑾注“‘累言’、‘冗语’犹长语”【4J,意即陶诗中,尽管“长语”与
“省净”之语传递的信息并无差异,但因表达意蕴的需要,陶潜没有选择“累言”、“冗语”,而是选择了
“省净”之语,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语体风格。
语体选择包括语音的选择、语义的选择、句法的选择等等方面,不同的选择产生了语体的整体风格。
“选择”形成一种语体的“常规”,不同于这个“常规”便是“偏离”J。“常规”可以显示语体的特点,“偏
离”与“常规”的对立也能够显示语体的特点。以语言学为基础的现代文体学认为“语言常规”与对常规
的“偏离”两方面结合在一起产生了语体风格,这种风格是鉴别文体的重要手段¨J。因此,分析《尚书》
的语体风格,实际上就是从一个侧面分析《尚书》的文体特点。
根据我们的分析研究,《尚书》的语体特点有四条,分述如下。
一、单音为常规。复音为词汇偏离
《尚书》文本中的词以单音节词为主,复音节词为辅。例如,今文《尚书》的动词共781个,包括单音
容词192个,占总比例的78.4%,复音形容词53个,占总比例21.6%o。这一数据表明,《尚书》中单音
①参见许力生《文体风格的现代透视》第一章第二节“现代的文体风格观”,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6—9页。
②两项数据分别来自孙丽娟《今文(尚书动词研究》(扬州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论文。2007年)与杨飞《今
文(尚书形容词研究》(扬州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论文。2007年)。
[收稿日期】201l一∞一Ol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1l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1sjl3740021)
【作者简介】朱岩(1966一),男,江苏盐城人,副教授,文学博士,从事上古汉语与文学研究。’
·13l·
节词是一种语体规范。尽管单音节词占优势是古代汉语语言系统中原有的特点,但文本中单音节与复
音节的比例却可显示出不同的文本对单音与复音的“选择”取向,从而带来两种文本之间的语体差异。
我们以《尚书》与同期的《诗经》及后代的《吕氏春秋》进行比较。
《诗经》的形容词总量为916个,其中单音节491个,占形容词总量的53.6%,复音节425个,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80后"消费者的购物决策风格与种群类别研究.pdf
- "90后"学生群体风格和思想特点研究.pdf
- "中国(艺术)风格"与中国园亭之西渐.pdf
- "二董"《合刻栘华馆骈体文》艺术成就探论——兼论"二董"骈文的风格渊源与文学史地位.pdf
-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访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院士.pdf
- "从放弃中得到拯救"——读罗伯特·弗罗斯特的《彻底的奉献》.pdf
- "任性"的叛逆与"坎普"的颠覆——论苏珊·桑塔格的"风格化".pdf
- "元四家"的山水画风格与文人画艺术特征及美学思想.pdf
- "党员三兄弟"奉献为群众.pdf
- "典雅深沉,憨拙雄浑"——论长安风格阮曲的艺术特点.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