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画山绣水》备课全方案 苏教版
《画山绣水》备课全方案
新课导入
桂林不仅有着“山水甲天下”的秀丽,更有着神奇的山水传说。它们是桂林山水文化的一部分,有时一处景致甚至有三至四个传说。在灿烂的文化中,传说是美丽而又动人的,它们被一代又一代地传诵着,更为桂林山水增添了神奇与趣味。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优美的文笔一起游览“画山绣水”吧。
积累整合
字词积累
1.生字注音
嶙峋(lín xún) 精髓(suǐ) 钝笔(dùn) 泛滥(làn) 怠慢(dài)
恬静(tián) 贮藏(zhù) 积攒(zǎn) 瞭望(liào)
2.多音字
wéi(圩子) cuán(攒聚) yūn(晕倒)
xū(圩场) zǎn(积攒) yùn(日晕)
3.形近字
嶙lín(嶙峋) 滥làn(泛滥) 戳chuō(邮戳)
鳞lín(鱼鳞) 槛kǎn(门槛) 戮lù(杀戮)
4.词语释义
嶙峋:形容山石等突兀、重叠。 贮藏:储藏。
瞳望:登高远望。 积攒:一点一点地聚集。
精髓:比喻精华。 崭新:极新;簇新。
恬静:安静;宁静。 攒聚:紧紧地聚拢在一起。
作者介绍
杨朔(1913—1968),现代散文家,山东蓬莱人。曾担任过新华社特派记者,到过抗美援朝前线,写过不少通讯、中短篇小说,并著有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代表作还有《雪浪花》《樱花雨》《海市》《茶花赋》等,均收在《杨朔散文选集》里。他的散文结构严谨,语言精练、含蓄,极富诗意,是建国后被人们公认的一流散文作品。
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杨朔散文选集》,有改动。“画山绣水”这个题目是个并列短语,意思是画出来的山和绣出来的水。“画”用来形容诗文或景物,在中国传统文艺中指的是其中蕴涵的诗意;“绣”指工艺精巧的手工刺绣,用“绣”来形容诗文或景物,一般指其精巧、有华彩。文章题目即揭示了桂林山水的特点。
主题总结
课文通过描绘桂林到阳朔的美丽景色,赞美了漓江的如诗如画、峰岩的神奇迷人,并借传说故事述说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希望人们牢记过去,满怀信心去创造祖国美好的明天。
结构图解
问题探究
1.这篇课文段落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本文现在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课文的前三段,这是因为第一、二段都是一些铺垫的话,只是为切入中心做准备的,第三段才点明写作缘由,揭示文章的中心。写到这里,文章才算开了头,所以前三段合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是漓江上见到的自然风光和听到的关于山岩的传说,是文章的主体,不大好分割,因而合为一部分。第三部分,是课文的最后两段,是和读者对话的,属主旨的深化。从结构上看,它是和第一部分相呼应,升华作品内容,为全文作结的。
2.在本文中,作者是如何运用间接材料来写景的?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间接材料,就是从他人那里得来,并非是作者自己直接体验和搜集到的材料,在本文中,就是船家讲的关于山岩来历的种种传说。间接材料运用得好,可以丰富作品内容。在本文中运用的这些传说,使我们可以想见到山岩的神态,留有较大的想像空间,比具体描述效果要好。间接材料和作者的直接见闻统一起来运用,如本文中船家讲的传说和作者看到的江上景色,二者相互穿插,结合得比较自然,使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
3.观赏漓江风景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却听了一些凄惨的故事,是不是有些不调和?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理解作者的构思?
一般来说,赏景就是赏景,不必相机地进行一些教育,诸如阶级教育。赏景是欢愉的,离开现实人生的,是审美的;阶级教育是理性的,依附于现实生活的,凑在一起,很有些别扭。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杨朔是一位努力以自己的体验表现时代精神的作家,总是注意融入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本文这种写法带有着时代的印记。
写作特色
1.巧于选材。
桂林景区幅员广阔,可以写的美景很多,作者仅写了从桂林到阳朔漓江上所见的景色和所听到的传说。在景色描写中,又相当有节制,如水色只写了不多的几句。山石是重点写的,但是,也只选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来写。
2.工于构思。
杨朔动笔写散文时,“总是要像写诗那样,再三剪裁材料,安排布局,推敲文字,然后写成文章”。他是把散文当做诗来写的。本文入题引了一句常用的诗,似乎落入俗套,但由于提出了自己的理解,翻出了新意,一下子就切入了中心。虽然是顺着往下写的,但是由于作者有意设置小的波澜,则显得宛曲有致。如从看鱼鹰捕鱼到听船家讲关于山岩的传说,结尾对过去时代的传说的理解等,给人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版高中化学 第四单元 研究型实验 4.3 综合实验设计(选学)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ppt
-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4.3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创新题展示素材新版苏科版.doc
- 七年级数学下册 9.3 平行线的性质 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几种常见思路素材 (新版)青岛版.doc
- 七年级数学下册 9.3 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的条件与性质”学习导航素材 (新版)青岛版.doc
- 七年级数学下册 9.3 平行线的性质典型例题素材 (新版)青岛版.doc
- 七年级数学下册 9.4 平行线的判定 引导学生几何证明入门的方法素材 (新版)青岛版.doc
- 七年级数学下册 9.4 平行线的判定 平行线与三角形联姻素材 (新版)青岛版.doc
- 七年级数学下册 9.4 平行线的判定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中易误点举例素材 (新版)青岛版.doc
- 七年级数学下册 9.4 平行线的判定 有关“平行线”中的思想方法素材 (新版)青岛版.doc
- 七年级数学下册7.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一)教学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飞红滴翠记黄山》备课全方案 苏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智慧与学问》备课全方案 苏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2《回 忆鲁迅先生》说课材料 冀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2《论美》备课全方案 苏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4《陈涉起义》课文解析 冀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3《五柳先生传》赏析 冀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5《张衡传》教学参考 冀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5《张衡传》知识精讲 冀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5《张衡传》课时练 冀教版 冀教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最后一次演讲》备课资料 冀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