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关于加快发展高效农业的几点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加快发展高效农业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快发展高效农业的几点思考 【摘 要】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是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对推动农业集约经营,加速培植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全面提高人民的富裕水平,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效农业 农民增收 对策建议 一、高效农业发展现状 岱岳区位于巍巍泰山脚下,总面积1750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710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01万亩。全区共有26万农户,总人口97.4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8.6万人,是传统农业大区,历史上曾先后20余次荣获国家级、省级荣誉,粮食高产创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多项工作走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1.粮食高产创建水平持续领先 在全省率先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建立了省长指挥田,2007年省长指挥田玉米亩产创我国北方夏玉米单产最高纪录,2008年创全省小麦单产之最。2008年、2009年万亩小麦示范片单产两次创全国新高。2010年,小麦、玉米高产攻关田产量指标均全省领先,全区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总产连续8年稳定增长。中央电视台7套、《农民日报》、《大众日报》等新闻媒体相继作了专题报道,2007年、2009年、2010年全国小麦、玉米长势形势分析会议观摩岱岳区粮食高产创建现场,2008年被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2010年第4次被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2.高效农业引领农民持续增收 全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总面积45万亩,冬暖式大棚总量15万座,发展“一村一品”专业乡镇4个,符合农业部“一村一品”专业村基本条件的村77个。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面积8万亩、47万亩和60万亩,培育蔬菜亩收入过5000元的村189个,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的村43个,1000~3000万元的村27个,5000万元以上的村19个。培育产地批发市场4处,其中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2处。良庄镇蔬菜大棚年均收入3万元以上,房村镇西红柿大棚单棚最高收入突破了5万元,范镇岔河村有机蔬菜生产基地亩效益超过了7000元,农民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收入占家庭年经营收入的65%以上。 3.产业化经营助推农业持续增效 全区共有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82家,其中省级6家、市级40家,出口创汇型企业15家,销售收入、利税、出口创汇等主要指标名列全市前茅。全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52个,入社农民近20万人,吸引带动农户13万户。全区各种类型的产业化龙头企业,辐射农户近20万户,带动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岱岳区连续五年被省、市表彰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先进单位。 4.科技入户提升综合生产能力 全区成立了17个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建立了3个区级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建立了36支植保专业防治队伍,50个测土配方施肥专供点,遴选了1000个农业科技示范户、100名科技指导员,建立了10大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立起了区有农技推广中心、片区有区域服务站、乡(镇)设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村有服务站点的四位一体的新型农技推广网络体系。全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粮食、瓜菜新品种已达18个,其中已命名的粮食、蔬菜品种6个。常年举办各类培训班50余期,直接间接培训农民3万余人次。 5.强抓服务推动农业和谐发展 区农业局创新建立了“三大中心”:一是农村财务监控中心。建立了区级农村集体财务监控中心,各乡镇均建立了农村财务服务大厅,实现了会计电算化、监督网络化、运行规范化;二是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在全市率先建立了通过省级计量认证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实现了蔬菜、水果中常用农药检测项目全覆盖;三是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在全市率先建立了集科技指导、质量监控、政策咨询、举报投诉于一体的岱岳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开通了农业部12316服务热线,开辟了热线电话、农业专家、远程视频、科技短信等多项服务功能。 二、高效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科技支撑能力不强 农产品加工业整体水平不高,产业聚集度低,产业类同化现象突出,龙头企业总体规模偏小,档次偏低,产业链条短,竞争能力不强,农业龙头企业在促进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中的载体作用体现不明显。 2.农民组织程度不紧 突出表现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育滞后,规模不大,联系不紧,有险则退,管理松散,在技术、资金、购销、加工、储运等环节服务滞后,难以有效地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3.农业特色品牌不硬 农业品牌建设仍处在初始阶段,很多好的产品由于没有品牌或品牌不硬,进不了超市、大型商场等高端市场。现有品牌农产品中类同性大,龙头企业在“创名牌、保品牌”上投入少,缺乏品牌经营的意识和谋略。 三、加快发展高效农业的对策和建议 立足岱岳区农业发展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鲁中地区较具影响力的高效农业先导区建设,需全面提升三大能力。 1.提质增效,提高市场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