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性失血患者的输血_28892
急性失血患者的输血 黄山市人民医院 鲍丽清 一、 病理生理 (一)失血量和休克分度 ??? 1.临床症状取决于失血的量和速度。 ??? 2.失血量<15%自身血容量,心率增快,无休克症状。 ??? 3.失血量>20%早期休克。 ??? 4.失血量>30%明显休克。 ??? 5.失血量>40%重度休克。 ??? 6.大量出血:数小时内失血量>40%血容量。 ??? 7.治疗的关键在于珍惜黄金时刻(入院后1小时内)补液扩容。 ??? 8.病程早期Hb和血细胞比容(Hct)不能反映失血量。 扩容治疗 1.首批晶体液扩容 ??? (1)早期有效扩容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 (2)失血性休克补充血容量和组织间液都很重要; ??? (3)经验证明首批扩容液应“先晶后胶”; ??? (4)晶体液用量至少为失血量的3~4倍; ??? (5)首批2000mL林格乳酸钠液已作为常规复苏措施 (6)全血和血浆虽能扩容,但扩容时未必需要。 大量输血时病理性出血的常见原因 (一)低体温(最常见,最易被忽视) ??? 低体温(35℃↓)→血小板功能和凝血因子活性↓→出血。 (二)持续性低血压和低灌注 ??? 低血压和低灌注持续30min~1h组织缺氧和酸中毒→凝血系统激活→DIC。 (三)肝病 ??? 大量输保存血或红细胞使出血更加严重。 ??? 稀释性血小板减少 ??? 1.大量失血并输入大量保存血导致稀释性血小板减少。 ??? 2.输血量达1、2、3个自身血容量时,自身血剩余量分别为37%、15%和5%。 ??? 3.输血量>1.5个自身血容量时,可使血小板稀释性减少; 4.血小板50×109/L伴微血管出血应输血小板。 稀释性凝血因子减少 ??? 1.输血量>2个自身血容量会造成明显的凝血因子稀释,导致出血。 ??? 2.PT或APTT>正常对照1.5倍应输FFP。 ??? 3.凝血因子达到止血所需要的活性水平为正常浓度的30%。 ??? 4.FFP剂量要足,10~15mL/kg。 ??? 5.文献报道:稀释性血小板减少比稀释性凝血因子减少更为多见。 * 急性失血多见于严重外伤出血、术中及术后大出血、产后大出血、消化道大出血、宫外孕破裂腹腔内出血和外伤性肝、脾破裂出血等。 共同的特征:短时间内失血多,导致: 红细胞快速丢失, 红细胞计数迅速降低 血红蛋白浓度迅速降低 在急性失血中,快速扩容首选晶体液或胶体液,而不是输血;为了保证血液的合理使用,需尽量优化血制品和代用品的使用比例以减少红细胞的用量。在确定输血方案时,须考虑下列相关情况: 首先考虑患者的失血量 测定血红蛋白浓度并结合其他因素如失血速度决定输血策略 凝血功能异常导致进一步出血的危险性 一、首先考虑患者的失血量 尽管评估患者的失血量可能比较困难,但这对指导输血是非常有用的: 350~650 胫骨骨折 800~1200 股骨骨折 1500~2000 骨盆骨折 2000~5000 胸腔积血伴腹部膨隆 3000 单侧血胸 失血量(ml) 外伤类型 外伤中的估计失血量 当失血量<15%(约<750ml,成人)时,常常不需要输血,除非患者已存在贫血或有严重的心脏或呼吸系统疾患等不能代偿 当失血量为15%~30%(750~1500ml,成人)时,需要输注晶体或者胶体液扩容,而当患者已存在贫血且心肺储备功能降低或有继续失血,还应输注红细胞 当失血量为30%~40%(1500~2000ml,成人)时,立即输注晶体液或胶体液快速扩容的同时,输注红细胞 当失血量≥40%(≥2000ml,成人)时,在积极应用晶体液或胶体液扩容、输注红细胞的同时,应注意到患者不但丢失红细胞,还可能丢失或损耗大量的凝血因子、血小板,因此应根据具体临床情况和有关实验室指标,适量输注新鲜全血并合理搭配、适量补充冷沉淀、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制剂等血液成分或凝血因子制品 二、测定血红蛋白浓度并结合其他因素决定输血策略 当预计和实际的血红蛋白浓度均>100g/L,常不需要输血 当血红蛋白浓度为(70-100)g/L时,是否输注红细胞是不明确的。目前的研究提示这种情况下输注红细胞常常是没有依据的 当血红蛋白浓度<70g/L时,应考虑输注红细胞,输注量可参照进行性失血的速度而定。如果是病情稳定的 成年患者,输注一定量的红细胞后重新评估病情,并复查血红蛋白浓度 对于贫血耐受能力差的患者,如年龄>65岁、有心血管或呼吸系统疾患的患者,应提高红细胞输注的血红蛋 白阈值水平,如血红蛋白浓度为80g/L 三、凝血功能异常导致进一步出血的危险性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痕迹检验复习试题有答案.doc
- 未成年人充值退款起诉书.docx VIP
- 2025年中国移动校园招聘考试笔试题库历年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定量CT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指南(2024).pdf
- 《网约车运营管理》教学课件4-5 潜在客户分析及客户忠诚度提升.ppt VIP
- 排水泵房安全检查表.docx
- 我国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的现实挑战与对策建议.docx VIP
- 农技指导油菜机械化播栽与收获技术.pdf
- 第15课+列强入侵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20240416165039.pptx
- 仁爱八年级下册Unit6Topic3SectionC优质公开课.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