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嘉临江大鳍鳠染色体组型研究
嘉临江大鳍鳠染色体组型研究 摘要 采用PHA、秋水仙碱腹腔注射,活体培养法,取大鳍鳠肾细胞制成悬浮液。用空气干燥法制片,经Giemsa染色,镜检细胞分裂相,结果表明:大鳍鳠染色体二倍数2n=56,核型公式为:2n=20 m+16 sm+10 st+10 t,NF=92。
关键词 大鳍鳠;染色体;核型
中图分类号 Q34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2-0260-02
大鳍鳠(Mystus macropterus Bleeker)属鲶形目鲿科鳠属,主要在长江水系、珠江水系上游分布,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肌间刺,销售价格较高,具有极好的养殖前景[1]。大鳍鳠为底栖性鱼类,喜群集,怕光,一般在晚上觅食,以水生昆虫、底栖动物、小虾、小鱼等为主食。大鳍鳠是我国特有的经济鱼类。通过对长江上游干、支流的大鳍鳠资源调查,发现渔获物中1、2龄的比重占46.3%,种群小型化、低龄化明显[2]。对嘉临江大鳍鳠染色体核型进行研究,了解嘉临江大鳍鳠的染色体组特征,以为大鳍鳠的驯化繁殖、品种选育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鱼种为2011年5—12月在嘉临江捕获的体长20~21 cm、体重100~120 g的活体大鳍鳠,在实验室暂养。共30尾。
1.2 研究方法
1.2.1 制备染色体标本。给大鳍鳠注射植物血细胞凝集素(PHA)3 μg/g·体重,注射部位为胸鳍基部体腔,12 h/次,24 h后注射秋水仙素4 μg/g。3.5 h后断尾放血30 min,解剖取头肾,使用0.75%鱼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洗,连续清洗2~3次。将头肾在生理盐水中剪碎,静置,取上层细胞悬液,1 000 r/min离心8 min,收集下层细胞,加入0.075 mol/L KCl低渗液,水浴锅中37 ℃条件下处理30 min,1 000 r/min离心10 min收集细胞。再用预冷的卡诺氏固定液(甲醇∶冰醋酸=1∶3)固定30 min,冰冻玻片滴片,空气干燥法制片,Giemsa染色。
1.2.2 核型分析。选取10个数目完整、长度适宜、分散较佳、着丝点清楚、2条单体适度分开、形态清晰的分裂相(中期)在1 000倍下进行显微摄影,经photoshop 7.0处理,确认染色体的着丝点位置,测量长臂、短臂,计算相对长度和臂比值,并按Levan[3]提出的标准对染色体进行配对分组,作出核型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染色体数目
选择不同个体的100个染色体,要求其清晰,分散良好,根据常规标准统计大鳍鳠染色体数目,即要求染色体众数占检测细胞数的75%以上。由表1可知,中期分裂相的染色体数目在56条以下、56条、56条以上的出现次数分别为7、83、10次,出现频率分别为7%、83%(2n75%)、10%。因此,可认定大鳍鳠染色体二倍数2n=56。
2.2 染色体核型
从核型分析结果(图1、2)可以看出,大鳍鳠亚中着丝点染色体(sm)、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端部着丝点染色体(t)分别为8、10、5对。其核型为2n=20 m+16 sm+10st+10t。根据Matthey的建议,中部和亚中部、亚端部和端部着丝点染色体的臂数分别计为2、1,其染色体臂数NF为92。
从表2可知,大鳍鳠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的第1对(sm1)相对长度最长,为2.685+0.012,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的平均相对长度均较大,端部着丝点染色体(t)平均相对长度较小。
3 讨论
对于大鳍鳠不同分类群、种类的比较,能够通过异同染色体核型的分析获得,通过比较鱼类间核型的差异性,研究鱼类的亲缘关系。虽然当前对鱼类的进化研究已可以利用基因技术进行,采用分子遗传学技术来演绎鱼类的进化关系,但核型的演化在判断物种亲缘关系、进化方面仍有重要作用[4]。从表3可知,鮠属、黄颡鱼属、拟鲿属核型组成比较相似,鮠属、黄颡鱼属、拟鲿属没有端部着丝点染色体(t)或较少(拟鲿属细体拟鲿除外),而鳠属端部着丝点染色体(t)较多。李树深[5]研究指出,在特定的分类阶元中,原始类型有较多的t,特化类型有m与sm染色体较多。因此,与鮠属、黄颡鱼属、拟鲿属相比,鳠属较原始,但在核型特化上各属较一致,尤其是黄颡鱼属的黄颡鱼、瓦氏黄颡鱼;鳠属的大鳍鳠;拟鲿属圆尾拟鲿、乌苏里拟鲿、凹尾拟鲿、切尾拟鲿;鮠属的粗唇鮠特化明显[6-7]。
小岛吉雄[8]研究指出,鱼类进化越处于上位,部着丝点染色体越多,染色体越收敛,端臂数少。大鳍鳠二倍体染色体56,比同科其他鱼类都多。其端部着丝点染色体(t)为5对,而长须黄颡鱼、圆尾拟鲿、光泽黄颡鱼、瓦氏黄颡鱼、长尾鮠、乌苏里拟鲿、切尾拟鲿端部着丝点染色体(t)均为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毛细管电泳法筛选微生物絮凝剂菌株条件探究.doc
- 民俗艺术礼品化发展方向探究.doc
- 民事行为高科技化背景下证据规则变迁.doc
- 喜迎湖南塑料彩印行业春天.doc
- 民办高校中层管理者执行力提升探究.doc
- 民办高校中感恩教育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教学中应用探究.doc
- 民俗体育进入高校课堂教学理性思索.doc
- 民办高校创新型学生组织对基层党建工作探究.doc
- 民办高校图书馆创新大流通服务模式探析和探究.doc
- 民办高校学生不良行为矫正策略探究.doc
- 大厚度铝合金板疲劳裂纹扩展特性研究现状及关键问题探讨.docx
- 短时间焊后热处理对S32101双相不锈钢板激光焊焊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docx
- 重型燃气轮机压气机关键部件用材分析.docx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分类》.pptx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鸽巢问题》.pptx
-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pptx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植树问题——两端都栽》.pptx
- 糞教版(2024)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 Unit 4 Lesson 3 Grandma's birthday party.pptx
-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pptx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