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莫匹罗星联合聚维酮碘预防深静脉导管感染临床相关研究
* 2016.2.25 夏碧珍 莫匹罗星联合聚维酮碘预防Cuff长期深静脉导管感染的临床研究 1 目的 导管感染. 导管感染是血液透析患者最主要和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病死率达 15%~38% 血管通路感染 血管通路相关的感染占血液透析患者所有菌血症的 48%~73% 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大多在10% 10% 15% 观察莫匹罗星联合聚维酮碘预防带Cuff长期深静脉导管感染的疗效观察。 38% 48% 73% 2 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性 女性 2013年6月份~2014年12月在我院血透中心使用带Cuff长期深静脉导管患者共计102人,穿刺部位都是行右颈内静脉,右锁骨下静脉穿刺,隧道针建立皮下隧道,牵引导管置入。 48人 54人 年龄33岁~88岁 平均年龄(59.1±12.2) 1.1 一般资料 组别 对照组(n=52) 观察组(n=50) 性别(男/女) 24/28 26/24 年龄 63.69±13.33 62.68±16.86 置管部位 颈内静脉 颈内静脉 慢性肾小球肾炎 28 34 糖尿病肾病 14 12 右肾恶性肿瘤 2 0 马兜铃酸肾病 2 0 慢性肾盂肾炎 0 2 高血压肾病 6 2 表1 两组患者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 常规消毒基础上,联用莫匹罗星软膏。将莫匹罗星软膏用无菌医用棉签涂抹在带Cuff长期深静脉导管出口处以及管壁出口皮肤处,每周不少于3次,最后用无菌敷料覆盖、固定。 对照组 常规消毒指的是透析前应用聚维酮碘严格消毒隧道出口及导管的动静脉接口;透析期间动静脉接口处用无菌敷料覆盖,肝素帽浸泡在消毒液中。每次血液透析时带Cuff长期深静脉导管出口处聚维酮碘溶液消毒导管周围皮肤,更换无菌敷料,透析时间间隔过长,每周至少更换敷料2次。 1.3 监测指标 导管感染 观察导管出口处以及穿刺部位皮肤周围有无红、肿、疼痛、脓性分泌物等 隧道感染 皮下隧道有脓性分泌物 血液扩散性感染 出现与透析相关的周期性畏寒、寒战、高热、血象升高、血培养阳性。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 校验,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2.1两组深静脉导管感染率比较 对照组 观察组 38.46% 8% 对照组 观察组 表2 两组患者感染情况比较 组别 导管口感染 隧道感染 血液扩散性感染 感染率 对照组(n=52) 16(30.8) 2(3.8) 2(3.8) 20(38.46) 观察组(n=50) 2(4) 2(4) 0 4(8) 2.1两组深静脉导管感染率比较 表3 感染后患者预后情况表 2.1两组深静脉导管感染率比较 感染类型 例数 感染时间(天) 拔除导管例数 治愈率 导管口感染 18 5±7 0 100% 隧道感染 4 10±15 0 100% 血液扩散性感染 2 30 1 0 4 结论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