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体疼痛障碍临床的护理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躯体疼痛障碍临床的护理要点

疼痛障碍临床护理要点 卓瑜 目录 PSPD的定义 PSPD相关背景 PSPD流行病学 PSPD发病机制 PSPD临床特征 PSPD相关治疗 PSPD护理要点 定义 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Persist Somatoform Pain Disorder,PSPD)属于神经症中躯体形式障碍的一种,是一种不能用生理过程或躯体障碍予以合理解释的持续、严重的疼痛。 情绪冲突或心理社会问题直接导致了疼痛的发生,经过检查未发现相应的主诉躯体病变。 病程迁延,常持续6个月以上,并使社会功能受损。 躯体形式障碍的分类 躯体化障碍 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 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 疑病症 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 相关背景 癔症性疼痛,1697 心因性局部疼痛,1961 精神性疼痛,ICD-9,1975 躯体形式疼痛障碍, DSM-Ⅲ-R,1987 疼痛障碍,DSM-Ⅳ,1994 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ICD-10,1992 心因性疼痛,DSM-Ⅲ,1980 流行病学 PSPD流行病学数据一直存在争议,数据差异很大 德国Graber HJ等报道 普调 5.4% 德国Lieb R等报道 青少年 1.7% 0.9% 丹麦Per Fink报道 1.5%(2004) 6.8%(2005) 澳大利亚会诊联络医学研究显示 1.4% 国内赵燕等 0.62% 发病机制 精神分析理论 人格理论 生物学理论 行为医学理论 抑郁症的变异形式 精神分析理论 疼痛是成年期心理防御机制的一部分 有研究显示疼痛患者往往曾有性虐待史或创伤后应激障碍 早年的严厉体罚 数年后自我惩罚 疼痛障碍是自觉罪恶感的代价 过去的生活事件 对疼痛体验过度反应 关联 人格理论 1959年Engel提出“疼痛易患人格”概念,即具有某些特殊人格特征者容易罹患医学不能解释的疼痛症状 人格类型 MMPI特征: Hs(疑病) D(抑郁) Hy(癔症) Pt(精神衰弱) 高分 自恋型 抑郁型 疑病型 疼痛易患型 生物学理论 任何心理现象都有器质性基础 皮质和皮质下中枢整合及滤过传入性刺激,感觉系统和边缘结构的异常可决定疼痛体验的严重程度 疼痛的神经传导途径对损伤具有相当强的可塑性 外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系统的整合,中枢神经系统对疼痛的定位及严重性的表达有关 行为医学理论 1976年Fordyce提出慢性疼痛的操作性学习模式 经济补偿 配偶的关注 逃避工作 逃避责任 继 发 性 获 益 告知疼痛患者及其家属患者应增加活动,忽视患者的疼痛表达,这对改变患者的疼痛感知,减少患者的疼痛行为起重要作用 抑郁症的变异形式 1982年Blumer和Heibronn提出慢性非肿瘤性疼痛是一种情感谱系障碍,是隐匿性抑郁的一种表达 抗抑郁药治疗慢性疼痛有效 抑郁 疼痛 发病风险 症状严重程度 临床特征 女性多见,多发蓝领阶层,多首发于40~59岁 一个或多个部位严重疼痛,且足以引起临床重视 疼痛可导致精神上的痛苦和社会功能、工作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功能减退 心理因素在疼痛的发生、严重、加重、维持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疼痛范围与已知的神经解剖分布不一致,未能够发现解释疼痛的器质性原因,也没有足以解释疼痛发生的病理生理变化 治疗 镇痛药物对于大多数慢性非器质性疼痛并无镇痛作用 抗抑郁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 TCA SSRI SNRI 阿米替林 百忧解 怡诺思、欣百达 镇痛 闸门控制理论 认知行为治疗 护理要点 接受患者对躯体不适的主诉 分散注意力 建立正确的认知 让患者逐步了解所患疾病的性质,改变其错误的观念。 解除精神影响因素,对自己的身体与健康有一个正确的评估。 * 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 * * DSM一Ⅳ 中强调心理因素或情绪冲突对这类疼痛的发生、加剧、持续和严重程度起重要作用,而ICD一10中则要求心理因素或情绪冲突是疼痛发生的主要原因。其次,DSM—IV中将躯体形式疼痛障碍分为3个亚型,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疼痛,与心理因素和躯体情况有关的疼痛,与躯体情况有关的疼痛,其中与躯体情况有关的疼痛并不属于该诊断标准,仅是作为鉴别诊断用。再者,DSM—IV中将躯体形式疼痛障碍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以6个月为界,而ICD—l0则要求病程均为6个月以上。 * 精神动力学理论认为,由于童年时期的某些冲突,疼痛可以成为成年期心理防御机制的一部分:如果父母关系中有暴力或者虐待行为,儿童往往会把快乐和疼痛联系在一起,等到他们长大成人以后可能会有受虐倾向,并把疼痛作为一种心理防御方式。如果儿童反复受到严厉父母的严重的体罚,数年后可形成自我惩罚的行为反应,从这个角度讲疼痛障碍可能是自觉罪恶感的代价。有研究显示疼痛患者往往曾有性虐待史,或创伤后应激障碍。一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