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与《楚辞章句》.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逸与《楚辞章句》.ppt

王逸与《楚辞章句》 2010级古代文学专业 张敬雅 王菽梅 本节要点提示 一、王逸及楚辞章句创作的缘由 二、关于《楚辞章句》 指导思想 文化特征 文学阐释 评注类型 语言表情形式 三、《楚辞章句》的重要意义 四、《楚辞章句》的后继发展 王逸 王逸,东汉著名文学家,《楚辞章句》作者。字叔师,南郡宜城(今湖北襄阳宜城)人。安帝时为校书郎,顺帝时官侍中。官至豫州刺史,豫章太守。参加编修《东观汉纪》,尤擅长文学,所著赋、诔、书、论及杂文21篇,又做《汉诗》123篇,后人将其整理成集,名为《王逸集》,多己亡佚,唯有《楚辞章句》一种完整地流传下来了。所作《楚辞章句》,是《楚辞》最早的完整注本,颇为后世学者所重视。 《楚辞章句》 《楚辞章句》,大约成书于安帝元初四年(公元117年)左右。该书既保存了屈宋及汉人的楚辞作品,也是《楚辞》最早的完整注本,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楚辞章句》 《楚辞章句》是对《楚辞》的一种注释。 《楚辞》一书是经过战国到东汉较长历史时期中经多人之手陆续编纂成的。 景、武二帝之世,准南王刘安及其宾客所辑《楚辞》影响较大,成为当时较流行的本子,奠定了《楚辞》一书的基础。 元、成二帝之世,经刘向之手增补定型,共为16篇,成为总集之祖。16篇为:《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以上为屈原所作)、《九辩》(宋玉)、《招魂》(屈作,王逸谓宋玉作)、《大招》(王逸谓屈作,或言景差作)、《惜誓》(贾谊)、《招隐士》(淮南小山)、《七谏》(东方朔)、《哀时命》(严忌)、《九怀》(王褒)、《九叹》(刘向)。 王逸以刘向所编定的这一16卷本《楚辞》为底本进行注释,名曰《楚辞章句》。现存《楚辞章句》有17卷,多出王逸作的《九思》1卷,或云王逸本人所增;或谓其子王延寿所为;或说他人所补,而前者的可能性较大。 楚辞章句 王逸作《楚辞章句》,先在每篇作品前加上小序,以考其作者和创作时间,简释题意和阐述作者的创作意图。然后再对每篇作品逐句作注,着重词汇的解释。王注保存了不少汉代的旧说,对《楚辞》中的方言土语亦多能指释。《九章·抽思》以下的诸篇注文,往往隔句用韵,对古韵研究亦颇有价值。王逸以经学思想评论屈原作品,把“讽谏”看做是屈原作品的价值之所在。 楚辞章句创作缘由 据《楚辞章句叙》和《九思叙》所记,王逸之所以作此书,主要是读《楚辞》而伤愍屈厚;又因屈原死后,忠臣贤士读屈作而高其节行,妙其丽雅;还因王逸与屈原“同土共国,悼伤之情与凡有异”;更是因为不满于班固对屈原与《离骚》的评价。 班固虽称屈作“其文弘博丽雅,为辞赋宗。”屈原为“妙才”。但他对屈原精神则全盘否定。 其一,班固认为《离骚》“多称昆仑,冥婚宓妃,虚无之语,皆非法度之政,”不合“经义”。 其二,班固认为屈子“露才扬己,竟于群小之中,怨恨怀王,讥刺椒、兰。苟欲求进,强非其人,不见容纳,忿恚自沈” 王逸在《离骚章句叙》中曾针锋相对地一一批驳班固。 对于其一,他指出“屈原膺忠贞之质,体清洁之性,直若砥矢,言若丹青,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此诚绝世之行,俊彦之英也。 对于其二,他认为,“亏其(屈原)高明,而损其清洁者也。”并认为屈原的“怨”、“刺”与《诗经》“怨主刺上”同类。符合儒家经义。王逸举《诗经》相类之例,指出《离骚》是“依托五经以立义”。认为符合“经义”。     总之,班固以“经义”否定屈原精神,王逸则以“经义”维护屈原精神。交锋是很尖锐的。但正是这种论争,以及王逸发愤所著《楚辞章句》,使屈原精神更加弘扬光大。 楚辞章句的指导思想 王逸对楚辞注释和评论的基本思想:全面的在文学理论批评中贯彻儒家思想,对楚辞做符合于儒家思想的解释,从这个角度来给予楚辞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王逸按儒家称诗三百篇为经的方法,把离骚也称为经。他从正统儒家观点出发认为屈原的为人及离骚等作品是完全符合儒家思想的,离骚从思想到艺术都是模仿诗经的。从对屈原的为人上来看,他和班固都强调臣下对君主要绝对的忠。屈原的作品,王逸认为并不违背“温柔敦厚”之旨,也更没有越出“礼义”规范。作品中上天入地,奇异诡谲的描写,都是有所比喻和寄托的,也就是都有现实生活的基础。 楚辞章句的文化特征 (一)把王逸《楚辞章句》的 经学 阐释放入汉代文化的动态的建构中进行把握,可 发现其中所包蕴的思想文化特征是要求思想新变 和关注现实社会。 经学阐释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