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ppt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_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 考点一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1.课程标准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高考考点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马关条约》及其影响;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辛丑条约》的签订;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第七单元 近代中国人民的觉醒与探索 甲午中日战争后,深重的民族危机震醒了中华民族。这一时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而这三大运动又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巨变,服饰、礼仪、交通、通讯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重难突破】 1.对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口号的认识 “扶清灭洋”这一口号,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即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然而这一口号并不是义和团在科学分析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因此,这个口号是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又是大多数中国人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认识还处在感性阶段的产物。这一口号继承了群众在反教会斗争中所逐步形成的朴素认识,反映了没有新的经济基础的广大小生产者无法冲破皇权主义的思想枷锁,而只能停留在将封建国家作为被侵略的整体来保卫的思想阶段。 “灭洋”反映了严峻的民族矛盾,但它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扶清”虽然同样具有朴素的爱国的含义,却又将“中国”“清廷”等观念混同,这表明义和团在主观上不反对清政府,也没有表示反对封建制度。 2.新史观解读义和团运动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 革命史观 反对向西方学习,排斥先进生产力,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现代史观 结论 3.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分水岭(《五三》p47) 从列强侵华来看: (1)侵华方式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2)列强在中国的力量对比和格局发生变化。战前主要为英法对中国的侵略,战后日本加入争夺行列,19世纪末形成帝国主义共同瓜分中国的局面。 (3)列强关系发生变化。战前勾结多于争夺,战后争夺加剧。 从中华民族危机的程度来看: 战前列强侵夺中国邻国和边疆,战后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历程来看: 战前产生了民族资本主义;战后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 从民主革命的进程来看: (1)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转变为民族资产阶级。 (2)探索的内容发生了变化。由“器物”变革发展为“制度”变革,维新与革命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 (3)开始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更多的阶级、阶层投身于爱国救亡的行列。 4.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到《辛丑条约》看,列强是怎样不断扩大攫取侵华权益的? 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涉及政治权利的有割占领土、侵犯司法主权、干涉中国内政和外交等;涉及经济权利的有赔款、开通商口岸、关税主权、不平等的贸易关系、资本输出等;军事方面有驻军等。 具体来说,政治方面有:英国利用《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日本利用《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英国通过《南京条约》附件获得领事裁判权,以后各国纷纷效法获取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独立。列强还通过《辛丑条约》取得了在中国首都划定专有占领区以为使馆界的特权,还直接操纵官吏的任免和处置,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组织,并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通过外交来控制中国内政等特权。 经济方面有: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及附件获得赔款2 100万银元,东南沿海五口通商、关税协商及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日本在甲午战后获得赔款和赎辽费总计2.3亿两白银,开长江流域四口通商及在华投资开设工厂等特权;列强还通过《辛丑条约》榨取中国人民本息合计9.8亿两白银的赔款。为了强化对清政府的控制,列强通过《辛丑条约》取得了拆毁大沽炮台并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军的特权。 一、岳麓版教材的不同内容 1.关于甲午战争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的关系,岳麓版教材增加了: ①法、德、日“三国干涉还辽”,拉开了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中国民族危机加剧,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②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开始进行军事改革,1895年天津小站练兵组建的新建陆军成为晚清政坛上一股重要力量,清政府被动地开始其近代化过程。 ③面对民族危机加剧的局面,中国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以不同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2.关于义和团反帝斗争中清政府政策的变化,岳麓版教材明确了清政府由“无力镇压—抚而用之—剿匪谕旨”的全部过程,更完整地体现了清政府的反动性;同时教材还指出了20世纪初期清王朝实施“新政”以求自保与《辛丑条约》签订再一次大大损害中国主权,也危及清朝统治利益之间的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