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始兴县石人嶂钨矿成矿机理研究.docVIP

广东省始兴县石人嶂钨矿成矿机理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省始兴县石人嶂钨矿成矿机理研究

广东省始兴县石人嶂钨矿成矿机理研究   摘 要:本文介绍了石人嶂钨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该矿区的成矿机理,认为石人嶂钨矿床是由于岩浆期后,在岩浆的重熔结晶作用下,底部的成矿物质沿着成矿前的断裂所形成的裂隙上升沉淀析出,形成钨矿脉或含钨石英脉,最终形成石英脉型钨矿床。 关键词:钨矿床;成矿机理;石人嶂; 中图分类号: O74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石人嶂钨矿是粤北始兴地区一中型石英脉钨矿床,是我国建矿较早、生产规模较大的钨矿山之一,也是“五层楼”找矿模式的发源地,研究该矿区的成矿机理,对矿区深部找矿工作以及粤北该类钨矿床的勘查有着重要的意义。 1区域背景概述 石人嶂钨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属于粤北山字型构造的东弧内则,东西向构造岩浆带九峰岩体之南,贵东岩体之北,瑶岭复背斜的东部。区域地层简单,主要出露寒武系和奥陶系的一套浅变质砂岩、粉砂质板岩。区内构造复杂,断裂构造发育,主要以北东、北北东和北西向为主。本区处于构造活动地带,区域岩浆活动剧烈。 2矿床地质特征 2.1 矿区地质特征 2.1.1 矿区地层[作者简介:王向峰(1986—)男,助理工程师,2009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主要从事野外地质找矿工作。 ] 矿区内出露地层由老至新分别为:寒武系八村群中厚层状千枚状板岩、粉砂质板岩,下奥陶统中厚层状灰~灰绿色条带状板岩,中上奥陶统中厚层状石英砂岩与条带状板岩,中下泥盆统桂头群灰白色厚层状石英砂岩,局部夹砂砾岩,此外还有第四系残坡积层(图1)。 2.1.2 矿区构造 矿区构造比较发育,不同形式的构造形迹清晰可见,较明显的构造有褶皱、断裂等。 (1)褶皱 本区处于瑶岭复背斜的东段,地层经受强烈褶皱,形成区内下官坑倒转向斜、官坑倒转背斜、火烧山倒转向斜等一系列紧密褶皱构造。 (2)断裂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具多期性、复合性和继承性特点,早期断裂以张性及压扭性为主,中晚期则主要以压扭性为特征。按其性质和方向主要分为EW组,NE组、NW组、NNE组等四组。 图1广东省始兴县石人嶂钨矿区地质简图 1中下泥盆统砂岩夹砂砾岩 2中上奥陶统变质砂岩、板岩 3下奥陶统条带状板岩 4寒武系八村群板岩、砂岩5石英斑岩6煌斑岩7实测、推测断层及编号8倒转向斜9倒转背斜10钨矿带及编号11含矿石英脉 2.1.3 矿区岩浆岩 石人嶂钨矿区处于构造活动地带,岩浆活动剧烈,成矿前大规模岩浆侵入,出露有斑状白云母花岗岩体、石英斑岩体、闪斜煌斑岩脉等。除此以外,还有与本区成矿有关的隐伏花岗岩体分布。 2.2矿体地质特征 2.2.1矿脉形态、产状及规模 石人嶂钨矿主要由官坑~石人嶂~柑子园矿脉带及黄草山矿脉带组成。矿脉(带)呈NW走向,赋存于寒武、奥陶系的浅变质砂岩、板岩地层中,小部分在花岗岩中,垂直变化上具典型的“五层楼”石英脉钨矿床成矿规律,即由上而下有微脉蚀变带、稀疏细脉带、密集细脉带、薄脉组、薄脉或大脉的垂向分带特征。 全区已知矿脉33条,分布于各脉组中,其中规模较大的矿脉有V14、V14-Ⅰ、V22、V26、V32、V92等6条,为本区主要矿脉。矿脉(带)产状较稳定,走向NW,倾向SW,倾角70°~87°。 V14:含钨石英脉上部为Ⅳ号细脉带,脉宽0.50~1.40m,延长1050m,走向300°,倾向SW,倾角82°。矿化均匀,连续性较好,平均含WO30.87%。 V22:含钨石英脉上部为Ⅴ号细脉带,矿脉宽0.50~0.90m,延长1130m,走向300°,倾向SW,倾角78°。矿化均匀,平均含WO30.87%。 V32:该脉走向延长1300m,脉宽0.50m,在其北侧,有V27~V31等五条平行定型大(薄)脉,往深部与V32合并构成独立大脉,上部共同组成Ⅰ号细脉带矿体。矿脉走向298°,倾向SW,倾角84°。矿化均匀,平均含WO30.74%。 V34:含钨石英脉上部为Ⅶ号细脉带,大脉宽0.60m,延长500m,脉壁平直,脉体形态较规整,矿脉走向297°,倾向SW,倾角85°。平均含WO30.20%。 2.2.2 矿石的物质组成及结构构造特征 (1)化学成分 矿石中主要有益成分为钨,伴生有益组分锡、铋、钼、铜,均可综合回收。 (2)矿物成分及共生组合关系 矿区内主要工业矿物为黑钨矿、锡石。黄铜矿、黄铁矿、毒砂、辉铜矿、辉钼矿、辉铋矿仅偶尔见及。脉石矿物为石英及少量长石、方解石、萤石、白云母和绢云母。 黑钨矿与锡石、黄铜矿、黄铁矿、毒砂等硫化矿物密切共生。主要的矿物组合有石英—黑钨矿—锡石;石英—萤石—黑钨矿;石英—黑钨矿—硫化物等。 (3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