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规模猪场肢蹄疾病的预防和处理 俞海峰 正大集团(北方区)饲料技术线 主讲内容 肢蹄病现状 肢蹄病病因剖析 肢蹄病预防和处理 肢蹄病具体实例分享 猪肢蹄病 是指猪四肢和四蹄疾病的总称,又称跛行病,是以姿势、步态和站立不正常、支持身体困难为特征的一种普通病,该病成为现代集约化养猪场淘汰种猪的重要原因之一。 母猪淘汰的原因 肢蹄病现状 美国的种猪场有34.7%的种母猪因裂蹄病被淘汰,种猪测定站有25%的公猪因该病被淘汰。我国引进的种猪发生裂蹄病率也较高,种母猪发病率达15%~30%,个别地方高达70%;因此病被淘汰的种猪也占相当比例。 在一些养猪发达的国家,种猪每年的淘汰率在30%~40%,其中有近35%是猪蹄和腿部出现问题。 陈铁桥等对湖南18个中小型养猪场2 083头母猪进行了肢蹄病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患有肢蹄病的母猪750头,发病率36%。张丽英等对龙海市等规模化猪场统计,母猪淘汰率为20%~30%,该场共有生产母猪550头,母猪年淘汰数约为140头,肢蹄疾病约占淘汰数35%左右。 ——引自《中国畜牧兽医》 主讲内容 肢蹄病现状 肢蹄病病因剖析 肢蹄病预防和处理 肢蹄病具体实例分享 肢蹄病病因 品种因素 营养因素 气候因素 圈面因素 疾病因素 1、品种因素 国内外研究表明,此病主要发生在高度选育的瘦肉型品种和品系中,如大约克夏、长白、杜洛克和汉普夏等品种。肢蹄纤细的猪最易患此病;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背膘薄的品种更易得。我国的地方品种及其与外来品种的杂交后代猪则极少发病;国外发现生长缓慢、背膘较厚的品种发病率很低。 2、营养因素 饲料中钙、磷不足或比例不当,易造成蹄底裂;缺硒时可引起足变形,脱毛,关节炎等;慢性氟中毒和缺锰时,能导致肢蹄异常变形,而且缺锰时多呈横裂;缺锌则呈蹄底裂或侧裂。 缺维生素D,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发生软骨病,肢蹄不正和关节炎肿胀等,使种猪的肢蹄受力不均,导致裂蹄,特别是集约化密闭饲养,缺乏运动和阳光照射更易发生此病;再就是生物素的缺乏,可造成母猪生物素缺乏症。后腿痉挛,蹄开裂,病蹄不能着地。 再就是有些猪场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像硅酸盐类的,导致矿物质、维生素大量流失,因此引起蹄裂,严重的导致感染。 3、气候因素 据调查,此病每年秋冬季节气候寒冷干燥时发病率最高,春夏季节发病率相对较低。气候因素影响较大,多集中在晚秋初冬季节的10~12月份。入秋以后,气温由入秋以后,气温由高转低,季风频繁,空气干燥。猪体表毛细血管收缩。末稍循环受阻,正常的油脂类营养类物质供应不足,蹄壳得不到韧性保护,弹性韧性减退。脆性增加是主要原因。 4、圈面因素 在圈面结构方面,集约化限位栏饲养的猪肢蹄外伤(38%以上)显著多于水泥地面散养的猪(7.14%);水泥地面饲养的猪蹄底增生(35.75%)显著高于漏缝地板饲养的猪(27.91%)。 在裂蹄猪群中,后肢蹄比前肢蹄发生多。这与圈面的光滑度有关。圈面光滑度适中,可见有密密麻麻的小点砂粒;圈面过于光滑,看不见砂粒;圈面过于粗糙,易见较大砂粒。这三种类型栏舍所饲养的母猪,其肢蹄软弱综合症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前者的发病率较低,后两种类型的发病率较高。 4、圈面因素 新建水泥圈面,由于未经清洗消毒,而显碱性或腐蚀性,导致猪的肢蹄受损而裂蹄。 消毒后清洗不够造成:往往对消毒过的栏舍清洗不够,加上未完全干燥就转入了母猪,由于猪蹄壳中含有象硫酸盐类的无机物,地面残留的消毒液容易腐蚀蹄壳,这样天长日久,蹄部损伤就越来越大。 新圈地面未处理脚蹄腐蚀糜烂 栏舍设计不合理 栏舍设计不合理 5、疾病因素 猪患有猪丹毒、猪链球病、葡萄球菌,多发性关节炎、布氏菌病、乙型脑炎、口蹄疫等细菌、病毒性疾病时,临床上均可表现出关节炎、跛行等症状。 链球菌 副猪嗜血杆菌 猪丹毒 口蹄疫 链球菌临床症状及病变 超急性:无临床狀症狀而死亡。 败血症:常见于2~6周龄仔豬,皮肤发绀,解剖可见腹腔內有纤维素,淋巴结肿大 关节炎:常见于1~3周龄小豬 多发性浆膜炎:发育良好之保育猪,常急性死亡,慢性则全身內脏粘连,发育甚差。 化脓性脑膜炎:颤抖、运动失调、划水、抽搐、跛足。常见于保育猪。解剖可见脑及脑膜充血或混浊。 ?副嗜血菌感染临床症状 ·发热41.6℃、食欲减退、疼痛关节肿大、跛行、发抖共济失调 ·急性病例:可发展至慢性感染,而无神经症状 ·慢性感染猪只生长速度下降,咳嗽,呼吸困难体重下降、跛行,关节肿大 目前已知15个血清型·血清型4、5最常见(占所有分离菌株的40%)·北美:血清型2、12、13和4,占所有分离菌株中的30%·在欧洲,血清型较一致如血清型4、5 副猪嗜血杆菌感染 副猪嗜血杆菌感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