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幻灯片
隔离房间应当有隔离标识 接触隔离措施2:减少或避免设备共用 减少或避免 听诊器 血压计 体温表 输液架 微量输液泵 …… 用后消毒 轮椅 担架 CT、超声仪器 床旁心电图 接触隔离措施4:穿戴相关防护用品 个人防护用品 手套 围裙或隔离衣 面罩或口罩 84 接触隔离措施4:穿戴相关防护用品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 【感控措施(3)】环境清洁和消毒:MDRO防控的基础! 不少医院对医疗器械的物表清洁消毒不重视,细菌污染更严重! ICU中,容易被污染的物表 温度计 输液泵和支架 氧气流量表 呼吸机控制面板/旋钮 生命监测仪面板/旋钮 血压计袖带 听诊器 电脑键盘、鼠标 电话 呼叫按钮 床头桌 床上托盘 电视遥控器 床上用台灯 床边便桶 床架和控制器 手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是高度危险的! 监测资料的分析与反馈 (1)将监测的资料与相同等级医院、省内或全国监测资料进行比较,多重耐药菌显著增高,应查找引起原因,避免多重耐药菌的爆发或流行;如显著降低,应进一步完善调查方法; (2)及时反馈监测资料:每季度将汇总分析的监测资料反馈到临床科室或发布在每季度的院感通讯,使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及时了解多重耐药菌及其对抗菌药物耐药率的情况,以主动采取控制措施,并完善监测方法; (3)根据监测资料情况,能够及时发现全院多重耐药菌和抗菌药使用的耐药率情况,制定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制度。 AB具有强大的获得外源性耐药基因的能力。 – 1996~2003年北京协和医院分离的AB对于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不到5%,2004年CRAB急剧增加,在ICU,AB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高达55.4%,而在普通病房也达到20.2%。 – 2007年CHINET监测网的数据表明:我国临床分离的AB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达到35.3%、39.9%。[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8(5)] 耐药菌增加的原因 耐药菌产生增加(抗生素选择性压力): 由于医生过多地使用抗生素,造成对基因突变及耐药基因转移的耐药菌进行了筛选 耐药菌传播增加: 通过医护人员尤其手的接触,细菌在病人间交叉寄生造成耐药菌株在医院内的传播, 以及随后通过宿主病人的转移,耐药菌在医院间甚至社区进行传播 多重耐药菌( MDRO )感染后果: --病死率增加 --医疗花费增加 --严重影响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 多重耐药菌,在今后一段时间或将成为医疗纠纷的焦点和元凶! 遏制细菌耐药: 1.加强抗菌药物的应用管理。 2.感染控制手段不可忽视! 加强MDRO的监测是控制耐药菌传播的基础 如何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 1、能用低级的尽量不用高档抗菌药物。 2、抗生素分级管理: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类进行分级管理 – 住院医师----只能开非限制使用的药物,如一 代头孢 – 主治医师----可以开限制使用药物,如二代头 孢 – 主任医师、专家会诊后----才能开特殊使用药 物,如万古霉素、美洛培南 3、临床医师应依据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在微生物培养结果尚未报告前往往先采用经验用药)。 如何理解经验用药: – 不是某一个医生习惯用某种药的经验 – 应该是一个病区或一个医院根据某抗菌药物耐药情况决定的经验用药。 微生物室至少每半年要提供一份本院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状况。 – 充分发挥细菌涂片的作用 建立耐药菌预警机制 1.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当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 2.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当慎重经验用药。 3.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当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4.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当暂停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临床应用。 来源: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卫办医政发【2009】38号) 加强MDRO的监测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一)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二)加强重点环节管理 (三)加大人员培训力度 二、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三)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四)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 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四、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工作 (二)提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2011.1.17) 如何开展监测工作! 提高送检率是开展监测的基础 如何开展耐药菌监测工作! 标本的送检是开展病原病原微生物检测的前提 —江苏省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标准要求: 医院感染的病原微生物送检率>80%。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课件-高压直流输电_系统(李兴源)[文字可编辑].ppt VIP
- 2025年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docx VIP
- 义务教育教科书 英语(PEP)(三年级起点)五年级教材解读 .ppt
- 从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看未来治疗的新挑战.pptx VIP
- 集市摆摊安全承诺书.doc VIP
- 光伏项目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及重要危险源清单(光伏区).docx VIP
- 项目五-任务4-气门组的拆装与检查.ppt VIP
- -》水文数据GIS分类编码标准.pdf VIP
- 结构构件荷载试验报告.pdf
- 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最全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