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治疗方法(3课时)
治 疗 方 法 治疗方法 骨伤内治法 损伤三期辨证治法: 根据损伤的发展过程,一般分初、中、后三期。 初期,一般在伤后 1-2 周内,宜消肿止痛,活血化瘀为主,即采用“下法”或“消法”;若瘀血积久不消,郁而化热,或邪毒入侵,或迫血妄行,可用“清法”;气闭昏厥或瘀血攻心,则用“开法”。 中期在损伤后 3-6 周期间,应以活血化瘀、和营生新、接骨续筋为主,故以“和”、“续”两法为基础。 后期为损伤 7周以后,应以坚骨壮筋,补养气血、肝肾、脾胃为主;而筋肌拘挛,风寒湿痹,关节屈伸不利者则予以温经散寒、舒筋活络,故后期多施“补”、“舒”两法。 初期治法 早期治法:攻下逐瘀法、行气消瘀法、清热凉血法、开窍活血法等。 (一)攻下逐瘀法 适于损伤早期,气血瘀阻。 代表方:大成汤、鸡鸣散、桃核承气汤。 (二)行气消瘀法 适应症:伤后气滞血瘀、肿痛、无实热。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桃红四物汤、复元活血汤。 (三)清热凉血法 适应症:损伤而致血热、火毒内盛。 代表方:四生丸、五味消毒饮。 (四)开窍活血法 适应症:气血逆乱、气滞血瘀、神昏窍闭等危重症。 代表方:夺命丹、苏合香丸。 中期治法 中期治法:损伤中期宜和营生新、接骨续损。 (一)和营止痛法 适应症:伤病中期、瘀滞肿痛未消。 代表方:和营止痛汤、七厘散。 (二)接骨续筋法。 适应症:伤损中期、筋已理顺,骨位已正,筋骨未坚 代表方:续骨活血汤、接骨丹。 后期治法 后期治法:后期补法可以分为补气养血、补养脾胃、补益肝肾,同时后期治疗除补养法外,舒筋活络法也较为常用。 (一)补气养血法 适应症:内伤气血、外伤筋骨、卧床日久,体质虚弱。 代表方:四君子汤、十全大补汤、八珍汤。 (二)补益肝肾法 适应症:伤后肝肾虚衰、筋骨萎弱(骨质疏松)。 代表方:左归丸合六味地黄汤、健步虎潜丸。 (三)补益脾胃法 适应症:伤病日久、脾胃虚弱、运化失职、饮食不消。 代表方:参苓白术散补汤。 (四)舒筋活络法 适应症:伤病中期、瘀血凝滞、筋膜粘连。 代表方:舒筋活血汤。 损伤部位辨证治法 (1)按部位辨证用药法: 头面部用通窍活血汤、清上瘀血汤;四肢损伤用桃红四物汤;胸胁部伤可用复元活血汤;腹部损伤可用膈下逐瘀汤;腰及小腹部损伤可用少腹逐瘀汤、大成汤、桃核承气汤;全身多处损伤可用血府逐瘀汤或身痛逐瘀汤加味。 (2)主方加部位引经药: 上肢损伤加桑枝、桂枝、羌活、防风;头部损伤如伤在巅顶加藁本、细辛,两太阳伤加白芷,后枕部损伤加羌活;如肩部损伤加姜黄;胸部损伤加柴胡、郁金、制香附、苏子;两胁肋部损伤加青皮、陈皮、延胡索;腰部损伤加杜仲、补骨脂、川断、狗脊、枸杞、桑寄生、山茱萸等;腹部损伤加炒枳壳、槟榔、川朴、木香;小腹部损伤加小茴香、乌药;下肢损伤加牛膝、木瓜、独活、千年健、防己、泽泻等。 骨病内治法 1.温阳驱寒法 2.祛痰散结法 外治法 (中医骨伤科的特色) (一)药物外治 四大剂型 1、敷贴药 (1)药膏:药未(多种)+调和剂(多种) 优点:使用灵活 缺点:敷贴不便,易渗漏 (2)膏药(薄贴):药未+基质 优点:敷贴方便 缺点:应用范围有限 (3)药散(掺药):药未掺于膏药或药膏之上 2、搽擦湿敷药 (1)酊剂:药未(粗未)+白酒、米醋 (2)油剂及油膏:药物+油→熬→掺于膏药或药膏之上,可用黄蜡收膏(油膏) 3、熏洗药 药物+水——煮沸取汽薰蒸、温洗 常用方:海桐皮汤,上、下肢损伤洗方 湿敷洗涤:药物+水—滤出药水溶液可煎出或泡出 渍其患处,如金银花煎水、野菊花煎水。 4、热熨药 1. 坎离沙:铁砂加热+醋水煎成的药汁——搅拌同时将之倒入碗中,加醋少许,和匀装入布袋,数分钟后可自行发热。 2.熨药俗称“腾药”。将药置于布袋中,扎好袋口放在蒸锅中蒸气加热后熨患处。 3.其他如用粗盐、黄砂、米糠、麸皮、吴茱萸等炒热后装入布袋中热熨患处。 手法治疗 正骨手法注意事项: 1.明确诊断 2.密切注意全身情况变化 3.掌握复位标准 4.抓住整复时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