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德国电影
新德国电影 60年代初期,德国政府对电影停止实行经济保险,这是德国电影界所出现的最主要危机。 导致结果:许多大公司的倒闭或合并(如:新电影艺术公司、联盟电影公司和乌发—汉萨电影公司);影片质量下降,但对娱乐片所缴纳的税却不降低;以及电视的发展和竞争等。 在1961年中,“德国电影奖”评委会竟然找不到一部值得授予“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的人人选。德国电影在经济与艺术上处于了最低点,这期间,德国年产量仅为60部影片,观众人次也降为1亿人左右。 “奥伯豪森宣言”?? 1962年,来自慕尼黑的短片新导演们,带着一纸宣言来到了国际短片电影节所在地奥伯豪森,他们参加第八届国际电影节,宣称要“创立德国新电影”。 他们对60年代的美国电影和德国商业片表示不满。由26个大都从拍摄短片开始走上影坛的电影导演、摄影师和制片人们提出了这项宣言,其主要内容是“因循守旧的德国电影的崩溃终于使我们所摈弃的思想立场丧失了经济基础”;“正如在其它国家那样,在德国,短片也已成为故事片的学校和试验场所”;“德国电影的未来在于运用国际性的语言”;“我们现在要制作一种新的德国故事片,这种影片需要自由。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克服电影的商业性。我们要违背一些观众的爱好,创造从形式到思想都是新的电影。我们准备在经济上冒一些危险”;“旧的电影已经死亡,我们相信新的电影”。 这些宣言标志着西德电影的转折点。此后,他们筹建“德国青年电影基金会”,计划以500万马克资助10部故事片的创作。 然而,这项建议未受到认真地对待。经过长时间的筹集资金,1965年“德国青年电影董事会”正式成立,并在以后的3年中资助了20部影片的创作,其中最多的一部投资达30万马克。德国青年电影创作者拍摄出了在国际上产生影响的、至今仍有意义的作品。这些影片从1966年起,开始进入了商业发行网。?? 德国青年电影的先驱者之一是让·玛丽·斯特劳布。 他于1933年出生在法国尼斯,1958年来到德国,并在流亡德国期间拍摄了实验影片。他的全部作品都是与妻子达尼埃尔·西耶共同摄制的。她做过丈夫影片的编剧、制片、导演、剪辑等工作。 斯特劳布的影片追求的是一种布莱希特式的启蒙戏剧风格,他坚持台词、原著、思想的真实,要求演员“少做动作,多念台词”。他的作品往往严肃、庄重而又细腻。 斯特劳布的代表作品是《没有和解》(1965年),是根据海因利希·伯尔的小说《九点半钟的台球》改编而成的。影片通过三代人的生活将希特勒时代的德国与联邦德国在战后现实做了对比,演员口中是极具有文学化台词,影片演员的说话方式、场面调度和画面构成旨在让人们体验现实,而不是面对现实。这种风格,体现了导演试图按照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所要达到某种间离效果的追求,同时它还使人们想起电影史上著名的德国表现主义流派。许多的影评家都注意到这是一部“用历史的闪回镜头直接回顾了纳粹时代”的影片,“是一部有政治现实意义、风格新颖的先锋派影片”。?? 亚力山大·克鲁格也是先驱人物之一。 他生于1932年,曾做过法学家、律师、作家等,他导演了代表作品《向昨天告别》(1966年)。影片表现了一个从民主德国来到联邦德国的姑娘阿尼塔的艰难生活,她处处受到人的打击,被人践踏利用。影片剧情大幅度跳跃,采用了不少纪录手法和漫画式的表演。“影片之所以产生好的效果,不仅由于影片的叙事手法,还由于影片对主要人物命运的同情,对社会的批判,发人深思的讽刺和它特定的内容”。这部展现:“冷漠、落后、家长式作风,当权者的变态心理”的影片曾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的银狮奖。? 其他有一些有影响力的 人物和作品: 福尔科·施隆多夫于1966年拍摄了《青年特尔勒斯》, 这部“对早期法西斯精神的探讨”的影片获得了 戛纳电影节“国际批评家奖”; 威尔格·赫尔佐格于1967年拍摄的《生活的标志》影片描述的是士兵施特罗斯特策克在一个无所事事的小岛上如何因荒诞处境变疯的故 事,赫尔措格希望表现“希腊风光中阴森可怕而在理智上又无法理解的力量”,这部影片已经可以看出该导演后来的一贯的风格和追求; 约翰内斯·沙夫的影片《纹身》讲述了一个16岁的小伙子如何枪杀了自己的养父,“简单的最后行动代表了青年人对传统社会的空谈和自满的抗议”。这部影片与法国新浪潮电影颇有共同之处,“它体现了新德国电影与新浪潮电影相结合的特征:导演们想要表达的是他们亲自目睹和经历过的事情”。 以后还有:彼得·沙莫尼获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的《狐狸禁猎期》;乌尔里西·沙莫尼拍摄的点画派风格的影片《它》和《年复一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