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为中华文明源起的麻文化——基于文化结构的审视
2011年第9期 边疆经济与文化 No.9.加l1
(总第93期) THEBORDERECONOMYAND CULTURE Genera1.No.93
【社会文化】
作为中华文明源起的麻文化
— — 基于文化结构的审视
张毓雄 ’-,汤跃跃2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 杨凌712100;2.惠州学院,广东 惠州516007)
摘 要:包括麻文化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过去已经完成 了的物质或精神的创造物,是历史
的社会生活方式的产物。它遗留下来的远不止其本身,更多的是民族的、支配着人们 日常生活行为的观念和
力量。麻,由器物文化到制度文化再到精神文化,历史赋予了其社会秩序管理的意义。
关键词:麻文化;器物;制度;精神;管理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5409(2011)09-0037-03
中华民族绵延不绝,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麻文化就是其中熠熠生辉的重彩华章。
一 、 麻器物文化
与麻相关的器物,不外乎麻绳、麻线、麻布、麻制衣 (料)及其附着的纹饰、用于麻纺织的工具等。
麻一般指亚麻、苘麻与苎麻。
《山海经》多处提到毛民、劳民、幽民、玄股民等穴居无衣的情况,说明古人类还没有以衣服作为生
存的必要条件。在原始社会纺织技术未发明前,人类在狩猎中剥取兽皮、羽毛或采集树皮、树叶,连缀披
挂为衣。 《礼记.礼运》: “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
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后圣有作,治其麻丝以为布帛。”
1.骨针、麻线、麻布及纺织工具,是先民智能行为的创新成果,是当时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北京周 口店发现了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 (80多毫米长,最粗处直径达3毫米,有针孔),距今 18000
多年,说明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已经初步具有了缝制技能,开始不再赤身裸体了。河姆渡遗址发现了茼麻
双股线,距今7000年,还出土了木制的纺车与织机零件 (如打纬刀、卷布轴、梳理经线用的长条木制齿
轮器)。纺轮的出现,说明除兽皮以外开始有麻、葛和其他植物所织成的原始衣料。仰韶文化发现了陶片
或陶罐,距今约6000年前,其底部印有织物的肌理,如陕西、甘肃、河南等地出土的陶器布纹痕迹,经
纬线多在 1O一30根/cm 。当时的布,是比较粗疏的麻布和葛布。吴兴 良渚遗址发现了苎麻平纹织物残片
与丝织物遗存,距今约5000年,上有回纹和条纹。平纹麻布经纬线多在 (12—26)根/cm ,有的经线3l
根,纬线20根。江苏吴县草鞋山发现了葛制罗纹残片,系原始腰机上用骨针系上纬纱穿引织出,经纱为
双股s捻,经密度每平方厘米 l0根,纬密罗纹部每平方厘米约26—28根。
2.十二章图纹,是麻纺织技术跨越式的进步,开启了 “穿”之外 “戴”的重彩华章
《尚书.益稷》记载舜帝对大禹说:“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做会;宗彝、
藻、火、粉米、黼、黻,希绣。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东汉郑玄认为,把这些纹饰以彩画、
刺绣的形式集中在帝王的衣裳礼服上,就是十二章图纹,除 日、月、星辰 (观测天文的纪录)、山、龙
外,华虫是雉鸟 (最初的凤凰),宗彝是画着虎和雌 (金丝猴)的盛酒礼器,藻是水藻 (食物,今天云南
傣族还食用),火是火焰 (用于加工食物、取暖)、粉米就是米粒,黼是斧头,黻是两个相悖的弓。十二
章除宗彝外,其余的图纹早在原始时期的岩画、彩陶和玉器图案中就已经出现。
史料记载及其麻器物考古,充分证明我们的祖先早在五六千年前就已经掌握了纺织技术。
收稿 日期:2011-06-02
基金项目:惠州学院2010年校级重点课题 (c10 ·0104);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 “十一五”规划课题 (GD10XYJI3)
作者简介:张毓雄 (1967一 ),男,湖南益阳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从事农林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汤跃跃
(1967一 ),女,湖南益阳人,副教授,博士,从事消费经济学与服务管理研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