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体积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
1前言
1.1背景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是温度裂缝。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近代科学关于混凝土强度的微观研究,以及大量工程实践所提供的经验都说明,结构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科学的要求是将其有害程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裂缝控制主要包括裂缝的预测、预防和处理工作。混凝土随着温度变化而发生膨胀收缩,称为温度变形。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阶段来讲,裂缝是由于混凝土内外存在过大温差,因混凝土温度变形而引起的。由于混凝土温度变化产生变形受到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的约束影响,产生较大应力,尤其是拉应力,是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为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不影响结构的受力和正常的使用,必须采取可靠措施防止内外出现过大温差,对混凝土温度变化加以控制,严格控制裂缝出现。
1.2工程概况
主墩承台混凝土体积较大,本桥主桥8#墩和9#墩下部各有24根桩基,承台分左右幅,承台尺寸为顺桥向18.5m,横桥向11.5m,厚4m。一次浇筑混凝土最大体积为851m3。根据工期安排承台需在冬季完成施工。工程地处黄土地区,连续刚构对地基沉降有着严格的要求,过大的沉降将会引起结构内力的变化,并危害结构本身。设计要求混凝土的浇注必须一次性完成,如此大体积的混凝土,产生的水化热非常之大,在冬季施工,给混凝土内外温差的控制增加了相当的难度。(见图1-1)
图1-1 承台平面图
2技术措施
通过查阅、分析大量相关资料,结合本工程的实例,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
2.1优化施工配合比
2.1.1原材料性能及优选
承台温度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内外温差过大,有效地控制水泥的水化热、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是防止温度裂缝出现的主要手段,因此原材料的选择就格外重要。通过选择合适的原材料,能够降低水泥水化热,明显地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本文根据工程的实际场地位置、地理气象条件,对原材料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优选工作。
粉煤灰
粉煤灰含有大量的活性SiO2,其掺入具有增强效应、增塑效应、填充效应和消减温度峰值,延长水化热出现时间的作用。是配制大体积混凝土不可缺少的材料。本工程选用了陕西蒲城电厂的I级粉煤灰,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见表1-1及表1-2。
表1-1 蒲城电厂I级粉煤灰物理性能
项目 含水量
(%) 烧失量
(%) 需水比
(%) 细度
45μm筛余 堆积密度g/cm3 指标 0.3 1.76 106 7.6 703 表1-2 蒲城电厂I级粉煤灰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 SiO2 Al2O3 Fe2O3 CaO MgO SO3 K2O Na2O 含量(%) 64.28 21.54 5.17 3.24 2.65 0.76 1.56 0.81 砂
选用西安灞河中粗砂,属Ⅱ区级配范围,细度模数Mx=2.85,天然密度1.58/cm3,颗粒级配见表1-3,筛分曲线见图1-2,实测砂含泥量小于1%。
表1-3 细集料颗粒级配表
筛孔尺寸(mm) 10 5.0 2.5 1.25 0.63 0.315 0.16 累计
筛余(%) 标准级
配范围 0 10-0 25-0 50-10 70-41 92-70 100-90 实测值 0 7.8 21.0 33.6 56.8 89.2 97.3
图1-2 砂筛分级配曲线
⑶碎石
采用铜川口花岗岩碎石,5~31.5mm连续级配,其颗粒级配见表1-4,级配曲线见图1-3,针片状含量小于10%,石粉含量小于1%。
表1-4 粗集料颗粒级配表
筛孔尺寸(mm) 31.5 25 20 16 10 5 2.5 累计
筛余(%) 标准级
配范围 0-5 / 15-45 / 70-90 90-100 95-100 实测值 4.5 / 23.3 / 72.2 98 99.6
图1-3 碎石级配曲线
⑷外加剂及配合比选择
通过大量试验对外加剂掺量进行试配,主要内容包括拌制混凝土的和易性、减水率、凝结时间及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见表1-5。
表1-5 混凝土性能试验
胶凝
材料
及
用量 粉煤灰
掺量 配合比 W/C 外加
剂
掺量 坍落度(cm) 凝结时间 抗压强度
0h 1h 2h R7 R28 普通
硅酸盐
水泥32.5
285Kg/m3 26.7% 1:2.52:3.98 0.34 1.0 13 12 11 26 24.5 38.9 0.36 1.2 13 12.5 12 29 23.7 39.1 0.38 1.4 12.5 12.5 12 34 17.3 33.6 注:承台混凝土为C30。
从试验的结果可以看出,采用陕西省高速集团生产的缓凝高效减水剂能够满足施工要求,从减水剂凝结时间终期强度来看选用了掺量为1.2%的用量。
2.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