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物生态学报 2016, 40 (11): 1136–1144 doi: 10.17521/cjpe.2016.0109
Chinese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模拟氮沉降对低磷胁迫下马尾松无性系细根形态
和氮磷效率的影响
1 1* 2 1 3
宋 平 张 蕊 张 一 周志春 丰忠平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马尾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浙江省林木育种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杭州 311400; 2西北农林科技
大学林学院, 陕西杨凌 712100; 3浙江省淳安县姥山林场, 浙江淳安 311700
摘 要 根系是植物吸收土壤营养的关键部位, 不同径级根系的形态和功能差异不仅与植株自身的遗传因素有关, 而且受到
土壤中营养元素分布和水平的影响。在我国亚热带高氮沉降和酸性红壤磷匮乏及不均一的土壤环境下, 研究林木不同径级根
系对外界营养环境变化的响应有利于深入了解林木根系的觅养机制及规律。该文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无性系19-5 (高
磷效率)和21-3 (低磷效率)为材料, 在同质低磷和异质低磷两种盆栽处理下, 设置3个氮水平(对照、中氮和高氮) 的模拟氮沉降
实验。结果表明: 1)马尾松无性系苗木的生长受磷环境、氮水平和无性系三因素共同影响, 模拟氮沉降显著促进了异质低磷
下马尾松苗高和整株干物质量的增加, 而在同质低磷下氮效应不显著; 在异质低磷、高氮下, 无性系19-5的苗高和整株干物
质量分别是无性系21-3 的1.1倍和1.6倍。2)马尾松各径级细根长度和表面积随径级增大而减小, 模拟氮沉降促进了直径≤1.5
mm 的细根的增生发育, 直径1.5–2.0 mm的细根和2.0 mm 的较粗根无明显变化; 另外, 直径≤1.5 mm的细根长度占总根长的
比例保持在90.4%–92.8%范围内, 受氮影响较小。3)模拟氮沉降显著提高了异质低磷下无性系19-5≤1.5 mm的细根长度和表
面积, 同时, 其根系氮、磷吸收效率较对照分别高出93.3%和148.4%; 无性系21-3 的根系氮、磷吸收效率受氮影响较小; 根系
氮、磷利用效率均无显著变化。上述结果表明, ≤1.5 mm的细根的增生发育和氮、磷吸收效率的提高可能是磷高效马尾松无
性系应对高氮低磷环境的重要响应机制。
关键词 无性系; 细根; 氮沉降; 低磷胁迫; 马尾松
引用格式: 宋平, 张蕊, 张一, 周志春, 丰忠平 (2016). 模拟氮沉降对低磷胁迫下马尾松无性系细根形态和氮磷效率的影响. 植物生态学报, 40,
1136–1144. doi: 10.17521/cjpe.2016.0109
Effects of simulated nitrogen deposition on fine root morphology,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efficiency of Pinus massoniana clone under phosphorus deficiency
1 1* 2 1 3
SONG Ping , ZHANG Rui , ZHANG Yi , ZHOU Zhi-Chun , and FENG Zhong-Ping
1Research Institute of Subtropical Forestry,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State Forestry 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