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30 诗四首.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上册 30 诗四首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字去非,自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   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可以金兵入侵中原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诗风明快,很少用典,以《墨梅》诗受到徽宗的赏识。南迁之后,经历了和杜甫在安史之乱时颇为相似的遭遇,转学杜甫。 成为宋代学习杜甫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   著有《?简斋集》。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之东长江之西,夕阳黄昏, 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旌旗。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我登临的地方,让吴国和蜀国在这里分开属地,我徘徊的时刻,使洞庭湖与君山笼罩在暮霭里。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行程万里, 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5、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练习二3小题) 抒发了诗人辗转江湘颠沛流离之苦,国家瓯缺 中原动荡之忧,以及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的春天,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和北宋南宋之交的大部分诗人(如李清照)一样,陈与义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也以靖康之难为界线,分为两个时期。在这之前,他走的是仕途功名的常路,24岁那年,即宋徽宗政和三年登进士第,授文林郎。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更以诗名于当世,深受皇帝赏识,官职屡迁,但也不知不觉地卷进了政治斗争的漩涡。靖康之难发生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浇愁,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本课所选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岳阳楼始建于唐代,坐落于湖南岳阳,主楼三层,高19.72米。它与滕王阁、黄鹤楼并称我国南方的三大名楼。它因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名传四方。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美誉。 登岳阳楼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恨悲。 jīng xǐyǐ 登岳阳楼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恨悲。 酒店或茶馆的幌子 缓慢 瓜分 徘徊 靠着 高处 登楼 理解诗意   1、“洞庭之东江水西”这句诗交代了什么? 大处着笔,写岳阳楼之所在。 2、“帘旌不动夕阳迟”这句诗写什么?有什么特点? 写举目所见。 “帘旌” 为近景,“夕阳”为远景,近景远景合而为一,可以想见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的扫描,逐渐放开,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 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平浪静;缓缓下沉的落日,提示着傍晚的安宁。 3、颔联的风格有什么变化? “登临吴蜀横分地”,也是在说登临的地理位置,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 “徙倚湖山欲暮时”,也是在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了些许怅惘之情。 这样的渐变,是一种烘托,一种过渡,一种物我兼融的摹状。 4、“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颈联通过叙事抒发了什么感情? 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 “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了双重的艺术效果。 * * * * * * * *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渡荆门送别 ---李白 使至塞上 ---王维 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 早年:?“大济苍生”, 中年:“误入歧途”, 晚年:“归隐田园”。 陶渊明 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 “田园诗人”(开创田园诗一体) “隐逸诗人”(彭泽县令,41岁辞官归田) “五柳先生”(自号) “靖节先生”(谥号) * 不为五斗米折腰 公元405年,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便辞官归田。从此过上隐居躬耕田园的生活并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田园诗歌。 *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时期,他不愿在黑暗的官场上生活,回到了农村田园。这首诗便描写了他每天早出晚归、辛勤劳动的生活。 这位不愿当县令,却要种庄稼的人, 在种了一年庄稼后,有何感想呢?同学们读读 种豆/南山/下,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